榫卯结构在传统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摘 要:榫卯结构在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和传统家具的设计中应用广泛,主要功能是将横材、竖材、框角、平面等结构部件结合为一体,以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榫卯结构传递力的均衡,达到整体的稳定坚固。采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器件,不仅端正方直、结实耐用,而且维修方便,不容易
关键词:家具设计论文
榫卯结构在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和传统家具的设计中应用广泛,主要功能是将横材、竖材、框角、平面等结构部件结合为一体,以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榫卯结构传递力的均衡,达到整体的稳定坚固。采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器件,不仅端正方直、结实耐用,而且维修方便,不容易变形散架,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关联性、含蓄性等特征,古拙朴实,环保耐用,真正体现了匠心的艺术,对传统家具设计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榫卯结构虽然只是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工艺,但制作复杂,工艺水准要求高,做工特别考究,而且传承历史悠久,具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各种建筑、家具的制作中被广泛应用。对于中国传统家具中的高型家具来说,不仅结构要求牢固,而且在搬动时更要求方便。得益于早期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也要求采用精密科学的榫卯结构,通过凹凸的起伏,相互穿插,阴阳互抱,错落有致,形成红木家具的结构关节,从而让每个部件牢固的连接成一个整体。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也在不断的改良创新,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家具制榫工艺,是中式传统哲学与力学、艺术、环境、材质相结合的产物和传统制榫文化,在世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精髓部分,为现代人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艺术文化遗产。因此,对于没有采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来说,根本就称不上是中国传统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繁多,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而使榫接的变化差异很大,各种各样的榫接形式不胜枚举。特别是明清时期,根据拆装的明清家具构件绘制出格角榫、夹头榫、插肩榫、粽角榫等二十多种榫卯结构,可以说是对传统家具结构早期的基础认识。同时根据构件的具体位置对传统家具的结构进行总结分类,可以分为:丁字形结合、趱边打槽装板的接合、立柱与墩座的接合、外加的榫梢。
格角榫、夹头榫、插肩榫、粽角榫结构的应用
格角榫主要应用于桌案、椅凳、床塌等家具的设计,以达到棱角分明、转折标准和用材坚固的作用。屉心采用棕索、藤条编织形成的制作技法,一般叫做“软屉”造法。木框通过采用“趱边格角”的结构,长一些,同时在两端有出榫的叫做“大边”;短一些的,同时两端有凿眼的叫做“抹头”。我们经常看到正方形的托泥,大多就是采用这种造法,通过出榫的两根当做大边,有凿眼的两根当做抹头,通常在大边除留长榫外,还在横材下端与竖材上端加留两种三角形的闷榫与明榫的小榫。抹头上一般都用透眼凿榫眼,并在边抹合口处的格角各斜切成四十五度角。对于凳盘、椅盘及床榻屉来说,通常都有两根带,软屉由于承受重量后产生凹垂,因此在两根带的中部也不能向下弯曲,之后两端再出榫,和大边进行连结。
夹头榫作为一组连结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榫卯结构,主要发展于北宋时期,是通过把高桌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形成显著的侧脚来加强它的稳定性。在制作时,把柱头开口的造法运用到桌案腿上端,嵌夹两段横木,顶端出榫,把横木的两端或一端造成开口式样,以便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之后再把两断横木改成通长的一根,变成了夹头榫的牙条,最后有在牙条的下面加上牙头。夹头榫的优点就在于加大了案腿上端与案面的接触面,结构稳固,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产生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对于插肩榫来说,也是一种常用于案形家具中的榫卯结构,虽然在外形上或者夹头榫上有些不同,但是在结构上还是有共同之处,腿足的上端开口,用以嵌夹牙条的备用,之后再通过顶端出榫和案桌面结合,腿足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如果遇到腿足跟牙条结合的时候,槽口就容易和斜肩刚好吻合,就可以形成齐平的表面。如果遇到了腿足同时承受桌案压力的情况,当腿足的开口嵌夹牙条,而牙条又剔槽嵌夹腿足,就会引起牙条和腿足扣合的很紧,这时案面压下来的重量如果越大,牙条和腿足扣合也会越来越紧,桌案的结构便更加牢固,形成稳固合理的结构。
粽角榫,由于外形非常像一个粽子的角而被世人所知,在桌子、书架、柜子等家具的设计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整个家具的每一个角用三根方材结合在一起,美观精致,但是由于榫卯结构非常集中,因此一旦用料偏少的话,就会影响到整体的牢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