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秘专业责任师傅制人才培养方式探究论文
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计划》鼓励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我院文秘专业勇于创新,抢占先机,早在2011年就开始进行“责任师傅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试点工作,几年来文秘专业教育彻底打破了学科型专业办学模式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局限于课堂的职业教育束缚,立足本校实际,强化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责任师傅制”人才培养创新方式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已明显体现。
一、借古鉴今——“责任师傅制”人才培养方式的形成
师傅制是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最传统、最普遍的教育形式,也是知识技能传承的重要方法和开发人才的主要手段。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任职者担任师傅的角色,带领着徒弟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言传身教、现场学习,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从原始社会的神农教民农耕、后稷教民稼穑,到封建社会的私塾、学堂、梨园、杏林、手工业……,只要是学问授业、手艺传钵都秉承着师徒传承的传统。但由于传统师傅制授业方式效率较低、范围较小,教育的规范性不足,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衰落,被批量化人才培养占主导的现代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所取代。
我院文秘专业创新思维,敢于尝试,根据文秘专业教学特点在借鉴传统师傅制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大胆改革。“责任师傅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是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教师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指导为支撑,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 “零距离”就业的岗位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责任师傅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办法
文秘专业“责任师傅制”的具体实施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启动,专业负责人在新生入学伊始就为学生确定责任教师(责任师傅)。责任教师须在学生三年的大学生涯中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入学时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生活、明确职业定位,到指导学生职业技能学习、提高职业迁移能力,再到毕业实习、实践,责任教师要为学生成长为“职业人”,顺利走向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三、“责任师傅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势
(一)形成专业归属感,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新入学的高职大学生而言,往昔学业不利的挫折,随机性的专业选择,陌生的校园环境和同学,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初入校园易出现失落、迷茫与无措的情感特征。学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缺乏认识与了解,没有形成归属感,因此在开学前两个月一般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流失状况。文秘专业在学生一入学就指定责任教师,责任教师将在专业认知、职业定位、情感、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帮助学生顺利走过入学之初的不适应阶段,形成对文秘专业的归属感。专业归属感一旦形成,学生将会对文秘专业产生认同感、价值感、学习的使命感和成就感,进而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学生流失的现象自然也就很少出现了。
(二)传承经验知识,树立团队意识
文秘专业“责任师傅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数量及现实因素的影响,尚不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而是一名责任教师带领五名学生组成小型教学团队,教师和学生联系密切,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充分相互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倾向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共同合作完成责任教师安排的学习项目和任务,也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建立。
除此之外,在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中,是否具有丰富经验决定了秘书工作的水平与能力,一般来说经验的累积必须建立在长期的工作阅历之上,很难一蹴而就。而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责任教师担任师傅的角色,不仅传授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更能将教科书上无法涉及到的不能言表的隐性经验(处事方式、应变能力、情绪控制、突发事件处理等)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向学生传递。“责任师傅制”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将责任教师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学生,学生学习有明确指向性,避免了学生将来在职场走弯路。
(三)以育人为根本,抓好职业素养教育
近年来,高职院校着力推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具体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向于“操作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即较多关注了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了教育的内在育人本质。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
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院在强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始终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思想意识等内在精神培育,“责任师傅制”的实施正是“两手齐抓”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责任教师对学生既负有引领知识、技能学习的责任,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校期间,责任教师通过定期座谈、单独沟通、跟班听课、随访班级辅导员和宿舍同学等方式随时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责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参与校园活动、参加技能比赛、组织文化讲坛等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感染,在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通过言传身教有意识在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上为学生树立正确标杆,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奠定职业意识。
(四)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师生教学相长
“责任师傅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立足文秘专业实际,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以往的课堂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试点。新的教学模式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富有经验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起着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演示和修正的作用。
“责任师傅制”主张师生共同进行技能操作,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任务和项目的完成者和主动者,责任教师参与学生的操作过程,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做出指导和建议,而且在做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研究,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因此,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基本技能和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知识库存,扩充知识容量,丰富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技能,才能让“师傅”一词名至实归。
(五)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文秘专业针对“责任师傅制”全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在考核方式上 摒弃了使用纸质试卷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方法,将学生课堂学习成绩和责任教师评价共同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建立了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多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相结合:一是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考核,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核心,由课程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给予评价;二是实施文化素养考核,由责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沟通能力、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评价,此类评价贯穿学生在校始终,意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学生获得奖项可以计入学业成绩,激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舞台展现个人风采。
新的考核方式更具有开放性和公平性,有利于将课程教育与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文秘专业“责任师傅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高职院校重操作能力训练轻人文素养、职业意识培育,重学科知识灌输轻隐形经验知识传授,重纪律管理轻学生心理引导的普遍现象,有效促进了文秘专业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