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高职院校教改之风向标论文
摘要:根据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经验和教学实践,探讨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不要“为赛而学”、“为赛而教”;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能大赛;高职院校;教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大盛事,已举办了三届。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我国培养选拔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教育新品牌。技能大赛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大赛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起引领作用。
笔者拟根据我院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经验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的教学实践,就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进行一些探讨,并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的长效机制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院近三年的参赛情况
我院是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长,基础环节薄弱,生源质量不高。近三年来,学校领导抓住技能大赛这一契机,狠抓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年,我院报名参加了省级大赛,但空手而归;2008年我院派出12位选手参赛,共获2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而在2009年11月的全省职业院校冬季技能大赛中,我院取得了骄人成绩。我院派出13位选手参加室内装饰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会计实务与电算化、网络动画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应用技术共6个竞赛项目比赛,荣获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从三年参加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9年我院整体成绩进入全省六十多所职业院校的前十强。这是我院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开展教学改革的结果。
笔者深感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试金石和推进器,由此形成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中,其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正日益凸显。
围绕技能大赛进行教学改革
(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了人才培养中的能力和就业导向。大赛要求选手既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又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而且与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
针对上述导向,我院确定了“文化基础够用、专业基础厚实、专业技术强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制定各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融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和素质提高于一体,把行业职业资格对人才的要求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二)围绕技能大赛进行课程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赛促进了学院所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优化。如在大赛项目“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中,其竞赛内容包括电子产品局部电路设计、电路制作、调试与装配技术文件编写、口头答辩等,基本涵盖了电子类职业资格要求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正是高职电子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针对上述竞赛内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基本课程中及时加入了单片机、C语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的课程。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教师在授课时也使用最新的软件,同时以竞赛课目为指引和目标,加大这方面的技巧训练和实践内容。
与此同时,我们在集训和竞赛过程中,并不局限于竞赛比赛课目,而是适时拓展了电子产品新技术、新器件、新软件的应用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电子类课程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对接。
(三)围绕技能大赛加强实践性教学
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了人才培养中的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强化实践性教学。为此,我院参照大赛的有关内容,更新了实验手段和仪器设备,并对学生的常用电子仪器操作进行统考,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我院要求教师从单纯地教好课程转变为教授学生学会综合应用课程知识,强化学生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单纯地教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转变为跟踪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单纯地强化动手能力培养转变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摆在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切实加强教学管理,改进办学模式,贴近市场办学,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形式,使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学生的技能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四)围绕技能大赛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看似是对学生进行考核,但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因为它要求参赛选手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所以,技能大赛呼唤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我院围绕技能大赛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积极从企业一线引进培训教师。2008年,我院就从某企业引进了一名教师担任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竞赛指导,当年就获得了2个二等奖,2009年获得了2个一等奖。二是大胆启用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担任竞赛指导教师,并定期派这些教师到竞赛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到企业去学习新技术。三是出台积极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担任竞赛培训指导。
为了达到以赛促教、教赛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院还对师资队伍建设作了长远规划。一是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规定所有专业课教师,凡所教专业可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均要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此项内容列入专业教师上岗和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建立教师竞争激励机制。我院完善了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聘用合同制,逐步实行竞争上岗;坚持奖优罚劣,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技能大赛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教师予以调整,全面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围绕技能大赛开展长效机制建设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在我院已取得良好成效,但还停留在试验探索的阶段,其出发点和着眼点还在于“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互动机制尚不完善,“教赛结合”的合力效应尚不明显。所以,如何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的教学形式发挥更大的效用,在能力培养和服务就业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应是目前研究和实践的当务之急。笔者以为,长效机制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充分认识大赛的功能价值,激励师生积极参赛;(2)避免“为赛而学”、“为赛而教”而走向一种“应赛教育”;(3)建立健全组织机构;(4)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如经费保障制度、奖惩制度、全员参与制度等;(5)建立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选拔制度。
毋庸置疑,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逐渐形成面向能力培养、面向岗位就业的创新教学模式,应该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一个重要方向。“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教学形式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院、系各部门和教职员工都应从各自的职能出发,找准“赛”与“教”、“赛”与“学”之间的结合点,最终形成教改合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能力培养、教师素质、综合实践等诸方面的创新。形成教改合力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通过大赛与教改互动,在参赛过程中逐步完善教改组织机构,在教学中逐渐健全各项制度,并形成无缝衔接、运作高效、长期稳定的教学体系,才能真正保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机制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静,姜明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12-16.
[2]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风向标”[N].中国青年报,2009-07-01.
[3]辛明.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鸿沟怎样填平[N].中国青年报,2010-01-01.
[4]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23-24.
[5]王建荣,范祖贤.全国高职学生技能大赛的启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6-7.
[6]吕景泉.谈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特色和价值内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1):9-11.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