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境的原因及对策以杭州桐庐为例的论文
摘要:本文以杭州桐庐为例详述了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本文从完善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境,对策
一、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现状
桐庐现有工业企业7911家,企业结构呈现“两高两低”态势,即: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低;小微企业比重偏高,大企业比重偏低。目前桐庐传统产业企业数量占全县的一半,产值占三分之一强,外贸出口占全县的六成多。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到目前全县市级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55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数仅为千分之六。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07家,占比仅为3.88%。
(一)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项总量指标表现平稳
2011年以来,全县工业企业订单整体较为充足,企业大都能开工生产,基本没有企业停破产现象发生。2011年1至8月全县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94.28亿元,同比增长19.5%;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89.32亿元,同比增长20.3%。工业品产销率达98.74%,同比提高0.63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表现不佳,中小企业呈现“分化”态势
至2011年8月末,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7604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6.12%,但其在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产品产销率等指标上均落后于规模以上企业,规上、规下企业“分化”态势明显。至8月末,全县规模以下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8.59亿元,同比增长14.5%,分别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1亿元、8.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5.62亿元,同比增长15%,分别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08亿元、8.69个百分点。1至8月份全县规模以下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8%,低于规模以上企业1.19个百分点。
(三)中小企业利润率下降,企业经营者信心明显降低
据对辖内6大行业的25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于盈利状态,但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企业经营者信心水平整体有所下降。
2011年1至8月六大样本行业的利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辖内三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平均利润率仅为2.66%,同比减少了1.17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业的利润率为14.54%,同比减少0.24个百分点。问卷调查显示,辖内各行业,尤其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经营者信心不容乐观。针纺织行业中近7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较差,对目前的利润水平不满意,仅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对目前利润水平比较满意;制笔业中8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较差,对目前的利润水平不满意,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对目前利润水平比较满意;皮革箱包业中近6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较差,对目前的利润水平不满意,1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对目前利润水平比较满意。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水平下降明显,企业经营者继续扩大再生产的意愿有所降低。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是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进入2011年以来,企业生产成本便进入上升快车道,产品“高进”现象凸显。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以桐庐县样本工业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为例,至8月末皮革、木材、塑料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9.55%、21.78%、17.35%。初步测算,若其它影响成本的因素保持不变,仅原材料价格上涨分别引起样本行业中针纺织业、制笔业、皮革箱包业、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上升3.26%、2.87%、3.31%、3.59%。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成为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首要因素。企业经营者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容忍度近乎峰值。二是用工成本上升明显。自年初以来,招工难成为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外,中小企业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提高工人工资水平成为缓解招工难最有效的途径。8月份桐庐辖内样本企业工人平均工资水平同比提高约30%。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增幅高于其他产业,针纺织业、制笔业、皮革箱包业工人工资同比分别提高35%、33%、32%。三是用电形势紧张,部分企业用电成本上升。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桐庐县新开工项目较多,用电需求增长较快,出现自200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缺电现象。电力供应缺口使得辖内部分中小企业被迫购买柴油发电机,企业自行发电成本是正常用电价格的数倍,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
(二)融资难度较大,中小企业资金供需不平衡
截止8月末,辖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3.24亿元,环比增加1.27亿元,比年初增加20.53亿元,增长12.62%。同时,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至8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工商企业贷款余额达61.69亿元,比年初增加11.68亿元,增长23.3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74个百分点。县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支持虽有所加大,但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资金供需局面趋紧。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受央行多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信贷规模紧缩的影响,辖内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至8月末,辖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贷款利率约为8.3%,同比提高220个基点,比年初提高133个基点。此外,银行信贷规模紧缩增加了借款主体间接融资的难度,助推了民间借贷市场的活跃。目前,辖内民间资金需求较为旺盛,民问借贷利率高企。监测显示,8月份辖内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6.37%,同比提高11.01个百分点,增幅高达71.68%。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满足率低。在当前银行信贷实行规模控制的前提下,面对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银行主动权明显增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提出了更高的抵押担保要求,受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和企业自身抵押担保的不足,中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明显下降。问卷调查显示,有信贷需求的企业中仅40%的企业能得到银行贷款,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60%,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贷款满足率更低,有信贷需求的企业中仅30%的企业能得到银行贷款。
(三)附加值低,产品“低出”现象明显
从所处产业链位置来看,目前桐庐中小企业仍以制造加工为主,面临着国内销售渠道不畅、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产品附加值较低。即使部分处于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其核心技术、主要原材料、关键设备等来自于国外或国内其他企业,缺少产品定价的自主权。同时,同一行业内中小企业间相互竞争激烈,竞相压价,进一步降低了产品售价。
(四)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下
当前,中小企业仍然没有改变粗放经营的模式,成本优势仍然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增长模式单一,人才缺乏和管理水平低下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桐庐样本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3.9年,大部分企业停留在一代人手中,少部分企业停留在一代向二代传承的过程。
(五)经营重心转移,精力与资金投向其它领域
近年,房地产、股票、PE等行业呈现获利速度陕、获利大等特点。在利益驱动下,辖内部分企业经营者经营重心转移,逐渐把精力与资金投向了获益较高领域,继续从事原有行业的信心逐渐丧失。如杭州绫绣针织有限公司为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原本较好,并在桐庐针纺织行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经营者后来把资金与精力投向了股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渐下滑,企业经营者无心经营,甚至想过宣布企业破产。
(六)国际市场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进出口贸易在桐庐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桐
庐现有进出口企业1208家,截止6月末,实现进出口总额25.29亿元,同比增长31.3%,对外贸易依存度达28.22%,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当前国际市场的动荡增加了进出口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汇率升值挤压了出口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影响了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出口企业接单能力下降,大单不敢接、长单不敢做,保利润还是保客户成为企业两难的选择。
三、中小企业出现困境原因
从表面看,当前大量中小企业困境是宏观调控政策、生产成本上涨、用工荒等多种因素的累积,实质是经济体自身内在的原因,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
(一)缺少基本的法律保障
西方主要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如美国早在1953年就制定和颁布了《小企业法》,1981年颁布了《经济复兴法》;日本1948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厅设置法》,1963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为应对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于2003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中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开始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其后近6年的时间,再无有关中小企业为内容的新政策出台,而且这6年是中小企业发展不断下滑,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6年。虽然2009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一是我国中小企业定位问题没有解决。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都承认中小企业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解决就业等若干问题方面所占比重都非常大,但仍然把中小企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补充作用。二是目前我国制定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规政策仍然比较原则,具有可操作性的含金量大的配套细化措施仍然没有及时出台,导致已有政策难以落实。
(二)金融体制制约
1.金融发展不平衡,融资渠道存在结构性缺陷
一是在整个融资体系中,间接融资占比过高。我国的金融体制与欧美不同,是典型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融资。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境的首选,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二是在间接融资体系中,大型国有银行占据较大份额。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型国有银行占有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可以服务中小企业的微型银行、社区银行等“草根银行”发展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偏爱于抵押资产多、信用度高,同时又有政策支持的大型企业,大型商业银行只能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实施金融服务,大型商业银行不可能把标准降的很低,银行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现象比较突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比大型企业高,难度比大型企业大。
2.创新不足,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目前稳健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现象尤为普遍,表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与中小企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矛盾突出,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当前,金融创新进程缓慢,民间资本出路狭窄,民间资金阳光化进程缓慢。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且对民间资本的准入较为严格;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所占比重仍较低,大量民间资本难以找到满意的资金回报渠道。
(三)中小企业自身增长模式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低是其最大的优势。此外,我国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几乎均依靠技术进步或实用型专利技术,但由于企业现有技术水平较低,尽管是实用型技术,但可模仿性非常强,其领先地位也不可能长期控制市场。中小企业增长模式过于强调技术进步,而忽视企业成长的其它因素,如管理资源等。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扎堆式发展,就是由于自身的短期优势,而对新的产业要素成封闭状态,导致转型举步维艰。
(四)中小企业生存外部政策环境不佳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但目前财政、税收等政策还存在较明显的缺失或不完善。对辖内25家样本工业企业的监测显示,我县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有所加重。至8月末,25家样本工业企业上缴税费总额34882.54万元,同比增加7392.16万元,增长26.89%,企业上缴税费总额占税前利润的比重为43.56%,同比增长4.32个百分点。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缺失或不完善的表现具体如下:
1.税收优惠力度不大,税收优惠形式单一。一是中小企业所得税率偏高。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中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为20%(新税法中规定,对工业资产在3000万元以下,员工100人以内,利润在3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其过高的门槛使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二是中小企业增值税率偏高。我国现行增值税制把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中小企业基本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范畴。2009年开始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统一为3%。但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不能抵扣,实际上其税负要高于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法定税率的17%、13%)。三是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范围狭窄,形式单一。目前税收优惠还仅是以地区优惠、经济性质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形式还仅仅是单一的直接减免税。
2.中小企业税外费增长较快,专项财政补贴和财政科技投入不足。除各种税收外,非税收入增长也较快,如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等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税外费用的负担。目前,困难的中小企业较少能享受到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企业成本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甚至面临破产威胁。财政支持的形式仍是单一的资金支持形式,财政拨款资助针对性不强,对中小企业技术资助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3.财政支持手段单一。目前,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现状是:财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足;财政资金的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即使财政拨付了资金,但负责资金分配的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却往往不能及时制定出具体的分配和管理办法;财政拨付渠道不畅导致中小企业实际能享受到的资金较少。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中小企业有关法律法规
从发达国家情况看,保障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促进法”出台已近十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时机已成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与环境。同时,还应以“基本法”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如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以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为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首先,在我国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如农业银行,以及以农信社、城信社为前身的诸多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进行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确保其信贷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比例不动摇。其次,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微型银行、社区银行等“草根金融”。要进一步降低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要规范和引导庞大的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标准,逐步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参与金融服务,形成民间资本与金融服务相互转化的良性循环系统。再次,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切实做好金融服务。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
设和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比例。要进一步完善财产抵押制度,拓宽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抵押渠道,扩大财产抵押的范围,降低抵押有关的收费标准和减少抵押环节。
二是不断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对担保机构的分类监督和引导,突破政策瓶颈解决阻碍担保公司发展的政策障碍;要妥善处理银保关系,加大银保合作力度;要健全组织运行机制,促进担保公司发展规范运作和加强风险控制;要优化环境,健全信用担保公司发展的外部支持体系。
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保障。出台和完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和贴息政策,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补偿;进一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政支持,争取将小额贷款公司列入中央财政对农信社和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财税优惠政策的范围。
2.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注重对优势企业的培育,切实增强企业实力,积极利用信用增进机构,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使得更多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份额,同时积极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降低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于民间资本应该疏堵并举,“堵”应为辅,“疏”才是主,积极探索民间资金的运用方法,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鼓励民间资金参与企业的建设,如鼓励其投资标准厂房,物流配送、职工公寓等设施的建设,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鼓励企业不断利用民问资本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完善财税支持体系,优化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一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实施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实施诸如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亏损抵免、再投资退税等措施,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项目贷款,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进口税收政策的优惠要从对企业进口整机设备,逐渐转移到鼓励国内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装备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上。
二是减少中小企业税外收费,增加专项财政补贴。要清理、取消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治理乱收费,直接减轻企业税外收费负担。对新产品的开发、员工技术培训、产品出口等活动提供资金资助、贴息贷款和风险担保。
三是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资助和引导。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支持的形式多元化,变单一直接的资金支持方式为直接资助、财政担保、贷款贴息等形式并存。财政拨款资助应该具有针对性,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项目。
四是建立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政府采购被普遍认为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政策工具。应该探索建立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可在每年的财政支出中,专门划出资金用于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特别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促进其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