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分析与控制论文
【摘要】伴随着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已成为公司的一个关键部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并据此提出了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 风险 控制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审计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凸显的作用。大部分的企业为了有效地开拓市场,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建立了企业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是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评估系统,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但是企业内部审计在发挥出推动作用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风险的产生。所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势在必行。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
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活动不管是在当局内部,还是企业内部都发挥着核心、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的载体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部门的相关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审计的相关政策、规程,严格审核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分析其可靠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并据此提出保障经济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相关建议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活动。企业内部审计能够对风险进行系统、有效地管理,并及时控制风险,是增加企业价值,提高企业日常运作效率的保障性工作。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据此从战略性的眼光出发,制定相应的计划对策,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高效运作。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转的关键性保障,然而实践表明,企业的内部审计运作还存在着诸多风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大部分的企业,尤其是还没有条件上市的企业,常常是将内部审计部门置于财务部门内部,而且审计部门接受财务部领导的控制,这直接影响到了审计部门在企业决策中的相对独立性。由于还受财务部领导的直接控制,这直接缩小了审计部门拥有的权利,导致它们很难对整个企业或是某个部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监督。即使是从属于董事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利,但一旦董事会内部发生纠纷,造成权利之间的相互限制,这必然是难以发挥出内部审计机构的充分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还表现在受到同级机构的影响。尤其是从属财务部,这种情况中的大多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部中转部门过来的,受同事之间感情因素的影响,就不能够客观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些风险的存在都直接降低了审计的预期效果。
2、审计方法有缺陷
现在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主要是采用制度基础审计,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它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示出来。由于制度基础审计对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多依赖,导致风险的产生。第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方法落后。目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是为了查出错误之处,防止舞弊行为的产生。然而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在审计中对风险因素以及控制措施考虑不足,显然难以运用新型有效的审计方法来控制并且降低风险的产生。第二,审计中容易受抽样审计误差的影响。由于抽样审计基本上是依靠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和标准来确定样本大小和样本结果的,这样极其容易忽视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造成审计风险的产生。
3、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
内部审计包括了准备、实施以及结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了不同的内容和实施程序。但是在实际审计中,存在着不严格遵守程序、违规操作等问题。一是对于审计工作不能够积极地参与,指令性的安排过多。部门企业的审计部门尽量地简化程序,对于能够不进行审计的阶段,尽可能地删除;而对于必须审计的工作有的采取忽视的态度,有的进行表面的审计等等,这些都极容易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降低了审计的应有作用和所发挥出的作用。
4、审计质量的控制制度不完善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至今为止,一部分的审计单位在审计中仍然缺少必要的审计规划,包括审计的计划、相关程序以及审计反馈等;此外,企业一般只对审计中的问题进行了记录,而未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关建议、注意事项等给予考虑,导致审计质量的控制难以有效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低,无法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不重视审计工作的开展,上交的审计报告大多是在肯定工作成就,进行表面现象的描述,无法正确地对待并且处理问题,内部审计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保障,加之尚未建立相应的审计风险责任制度,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审计风险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审计质量更是难以得到有效地保障。
5、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责任、价值观念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影响审计中风险的大小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所具有的素质和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在于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不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简单地将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审计可有可无;对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人员素质不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再者还存在着一些审计人员缺乏创新改革意识,审计理念守旧,缺乏全局和风险意识,同时一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审计作风不端正,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直接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无法充分发挥出企业的真正价值,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有针对的措施严格控制审计风险,以切实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有效性与客观性,也是预防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要加强企业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单独设置审计机构,从财务管理部门中将审计机构脱离出来,可以建立由公司的董事会或是主要的行政领导负责审计的制度;第二,可以建立下审一级或是多级审计体系,从而提高审计机构的层次,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重要性;第三,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要想真正实现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就必须单独划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审计,并且要尽量使经费的审批和使用程序简单化,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首先,企业必须推行回避制度,避免与审计人员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进入到审计队伍,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有效性;其次,要在审计人员中实行一定的轮岗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防止渎职行为的发生,切实有效地实现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2、改进审计方法
要有效降低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基础审计的方法。它是一种立体式的审计方法,将被审计对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从经营方式、治理机制等各个方面全面审计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这一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通过事前详细地调查分析,了解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对象中所存在的初始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第二,参考并且借鉴各方面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对被审计对象中可能存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所存在的薄弱环节;第三,针对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的分析,制定初步的评估报告。然后结合专业知识和详细的调查分析,做出有效地判断。并且针对风险因子的发展状况,采取有效科学的审查程序;第四,制定审计计划,并进行切实有效地执行,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审计报告;第五,进行全面的评估,最终得出书面的审计报告。这一方法,将风险评估作为出发点,通过较为严密可靠的审计方法尽力降低了审计中所存在的风险。
3、严格内部审计程序
在完善审计方法的同时,也必须严格内部审计程序,这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审计工作程序贯穿了审计任务的下达、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实施、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报告这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在工作实施前要重视审计计划的制定;在审计进行中进行有效地取证;要认真详细地填好工作底稿,这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凭据,它能够为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并在审计中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在审计报告之后要建立档案管理以及报告的评估和反馈工作。对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整改,评估相关建议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最终有效降低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4、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这是降低内部审计中存在风险的有效措施。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健全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标准保障审计质量,并且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将其作为工作质量考察结果的一部分,使得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审计质量,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公正、有效地开展;其次,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水平。在所建立的激励机制中,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审计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或是严重损失的人员给予严重的惩罚,从而不仅在观念上提高审计人员对于工作质量的重视程度,而且加强了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最后,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在对企业的基本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严密的质量控制制度,并且将这一制度成功推行到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以及业务中,保障审计工作的专业化以及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促使他们能够在每一环节上进行严格的把关,有效识别出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保障审计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中,可以实施相应的伴随制度,如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质量考察制度、轮岗制度等,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审计质量。
5、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工作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对于审计人员就有了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较强的分析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等等,从而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上岗资格条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在我国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硬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门槛,从而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第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从单一的财务人员转换到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上,将业务水平扎实,具有责任感的人员及时引进到审计队伍中;同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技能,并且及时学习掌握相关的审计法规等;第三,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要加强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得他们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度的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等,也可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邀请高校对审计人员的技术知识和职业道德进行培训,使得他们真正从思想上以及技术水平上控制审计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叶姿辰:浅议企业内部审计[J]。中国经贸,2009(12)。
[2] 丘朝才: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3] 韩春丽: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4] 王彩真: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刍议[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1)。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