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相关知识探析论文
基础货币, 也称货币基数、高能货币, 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 (或说欠条) , 表现为商业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和公众持有的流通中的现金 (新近还新增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央行的客户备付金, 但金额不大, 暂忽略) .商业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 又包括存放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库存现金。简单地讲, 基础货币是央行发行的钱。
其中, 由于支付技术越来越先进, 银行或公众持有现金的比例是在下降的, 通货仅占基础货币的5%.因此, 我们平时讨论基础货币, 主要是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含法定与超额部分) .本文研究的基础货币也主要是指存款准备金。
在现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下, 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是银行持有的“钱”, 而我们老百姓持有的“钱” (我们存在银行的存款) 则大部分是银行的负债。
我们用一个假设情景阐述基础货币的作用。假设某国现在刚刚建立金融体系, 建立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 分别有一家央行、一家银行。央行首先要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目前最重要的投放方式,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广义再贷款 (含传统再贷款, 以及MLF、SLF、PSL等) .这些操作, 本质上都是银行向央行借入一笔基础货币, 到期了要还本付息的。所以,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左边资产科体现为一笔基础货币, 右边负债科体现为一笔向央行的负债。假设这次央行通过再贷款向银行投放了100元基础货币 (银行向央行借入100元基础货币) .
过去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还包括央行向银行购买外汇、黄金等资产, 银行把它们持有的外汇、黄金卖给银行, 收到央行的一笔基础货币。这样收到的基础货币没有到期日, 也不用为此支付利息。但近年汇率波动, 外汇流入变少, 这种投放方式占比也就小了。
现在, 银行拥有了基础货币, 开始要扩张自己的资产、负债业务了。比如, 有客户来申请贷款, 银行审核通过后, 给这位客户发放了100元贷款。此时, 银行的资产科多了一笔“客户贷款”100元, 同时, 这客户把钱存在本行, 于是银行的负债科也多了一笔“客户存款”100元。
注意, 这笔放贷完全是“凭空发生”的, 银行只需要在资产科、负债科各记一笔, 就完成了放款。切记, 银行不是把自己持有的基础货币投放给了客户。它什么都没投放给客户, 它只是在资产、负债两边各记了一笔100元!到这一步为止, 基础货币还没发生实质作用。
接着, 银行还可以接受更多客户的贷款申请, 最后假设总共放了500元贷款, 于是有了500元存款。同样, 到现在为止, 也没基础货币什么事。
后来, 有些客户要从银行提取现金, 拿去支付一些费用。这时, 基础货币开始派上用场了。银行得把现钞给客户, 所以它首先要去央行“取现”, 把自己持有的基础货币里的一部分, 从央行那里提取成现金, 比如50元 (成为银行的库存现金) :
然后, 客户来取走20元, 银行报表变成:
此时, 因为客户取现, 银行才动用了基础货币。
此时, 有一个问题就摆在银行面前了:在这次取现之前, 银行持有的基础货币是100元, 但它的存款总额是500元 (都是它自己放贷款放出来的) .万一客户来提取现金的金额超过100元, 那么这家银行就瞬间资不抵债了……
于是, 央行出台了规定, 设定一个比例, “基础货币/存款”不得低于一个规定值。正常情况下, 不可能全部客户突然间全来取光所有存款, 总会沉淀下一大部分。所以, 央行会大致评估, 设定一个“基础货币/存款”的比例, 要求银行务必保持一定比例的基础货币, 以应对提现需求。于是, 历史上最早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诞生了。
延续上例, 假设央行定了法定存准率为20%.因为基础货币总量是100元, 那么意味着银行最多只能投放500元贷款, 同时产生500元存款。如果它再投放更多, 则就达不到法定存准率20%了。
因此, 法定存准率是一个对银行资产扩张 (同时也是存款扩张) 行为的制约因素, 是银行扩张的命门。事实上, 如今, 居民取现比例已非常低, 几乎不需要用法定存准率来保障居民取现, 所以法定存准率的功能已纯粹为了制约银行的资产扩张, 成为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操作上, 央行会通过投放、回笼基础货币, 或者调整法定存准率, 来控制银行的资产扩张。比如, 央行以再贷款的方式新增投放基础货币, 那么在法定存准率不变的情况下, 银行便可实现更多的资产扩张 (也就是存款的扩张) ;或者基础货币总量不变, 但央行下调法定存准率, 使更多的基础货币释放为超额存款准备金, 也使银行能够进一步扩张资产。银行扩张资产的行为, 又会对企业融资、债券等各类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因此, 广大企业、居民在进行投融资的决策时, 均需要密切关注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操作及其政策意图。
前文的例子, 是基于全国只有一家银行, 所以基础货币总量是固定的 (就是央行一开始投放的100元) , 不会变化。所以, 这家银行只需要控制贷款总量 (同时也是存款总量) , 以此达到20%的法定存准率要求。但现实中的情况是, 存在很多家银行, 这些银行的全部基础货币总量是固定的, 但是每家银行之间要抢基础货币。谁能抢到更多基础货币, 谁就能扩张更多业务。
于是, 银行之间的很多竞争, 都可以理解为是抢基础货币。方法无非几大类 (假设抢基础货币的是A银行, 要从B银行那里把基础货币“抢”过来) :
1.“野蛮”的方式, 赤裸裸地明抢:把客户的存款从B银行那儿争取过来。当客户把钱从B银行那儿跨行汇款过来 (或者先取现, 然后手工搬运过来) , B银行资产科少了一笔基础货币 (存放央行) , 负债科少了一笔存款。A银行则刚好相反, 资产科多了一笔基础货币 (存放央行) , 负债科多了一笔存款。切记, 抢存款, 本质是抢基础货币。但这一招还是有难度的, 那位存款大户跟B银行本来关系就铁, 你又不能漫天开价, 高息揽存, 否则央行领导会打电话警告你“扰乱存款市场秩序”.当然, 除了明抢外, 有时还会有别的银行的客户因为对外支付等原因, 主动把存款转过来。
2.“文明”的方式, 问B银行借:通过同业业务, 向B银行“借”基础货币。比如, 发一张同业CD给B银行, B银行用基础货币来买这张同业CD.A银行的资产科多了一笔基础货币, 负债科多了一笔同业CD.B银行则是资产科多了一笔同业CD投资, 同时少了一笔基础货币。A银行除了发行同业CD外, 其他同业存入、同业拆入、卖出回购等同业负债的原理也一样 (只是借钱的条件、期限等不一样) .对于A银行来说, 这种方式也可以获取基础货币, 但负债成本不一样, 同业负债的利率毕竟高过存款。
3.向央行“哭穷”:如果实在没办法及时从市场上抢或借到基础货币, 那么还有个最后没办法的办法:问央行再借基础货币。方式包括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MLF、SLF等。但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有自己的计划, 除非非常紧急, 否则一般也不会太想去央行那儿讨骂。
因此,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 它的行为函数是:
1.规模:尽可能用足杠杆,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情况下, 尽可能扩张资产规模, 赚取更多息差收入。
2.利差:尽可能用便宜的方式“弄”到基础货币, 以扩大利差。
上文解释了理论上的基础货币运行, 但在我国实践中, 有几个问题, 可能使业务本质与上述理论有所差异:
1.制约规模扩张的并不一定是法定存准率。上例中, 基础货币总额100元, 法定存准率20%, 那么意味着银行放贷业务规模上限是500元 (理论上极限的货币乘数是5倍) .但现实中,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制约着放贷规模, 包括央行的合意信贷额度、存贷比 (现已取消) 、MPA中的广义信贷、其他监管指标 (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不良率) 等。因此, 不能简单拿法定存准率倒数作为货币乘数, 现实中的货币乘数变化多端, 跟法定存准率只有很粗略的关联关系。
2.银行会采取一些业务规避监管。上例中, 理论上极限的货币乘数是5倍, 100元基础货币只能承载500元的存款。但是, 有些种类的存款并不参与存准率的计算, 比如部分非银金融机构存放银行的存款。因此, 银行可以设法把客户存款转换为非银金融同业存款 (比如让客户去买理财) , 从而减少了存准率的分母, 存准率就变大了 (当然, 还要考虑不同存款有不同利率) .然后, 它就又可以扩张贷款, 派生存款, 做大了资产规模, 赚更多钱了。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