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树上知了的作文

文章 2019-07-23 00:51:30 1个回答   ()人看过

描写树上知了的作文

“知了知了知了……”午后的两点是知了叫声最响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下午,爸爸和我在外婆家的一片绿树林中抓起了知了,我天生害怕虫子,只好看爸爸抓,爸爸先环顾四周,突然发现一只停在叶片上的知了,他慢慢地伸出双手,趁它一不注意,向上一拢,一只知了被活住了。爸爸又盯着一棵树上下打量着,看见有一只知了在树杈之间,爸爸敏捷地一伸手,用一个拳头就把它拿下了,好厉害呀!

因为爸爸知道我很害怕虫子,想让我不要怕,所以要把它放在我的衣服上,瞧着那只翅膀透明,身体成褐色,中间带着一丁点蓝色的知了,那颜色真恐怖啊,我见了转身就逃。过了好久才敢走出来,爸爸把知了的翅膀摘掉,让它逃不掉,轻轻地放地上,用手抓,它就“知知”得叫几声,逃起来像只玩具青蛙一样,一跳一跳的,我越看越害怕,一只身体褐色带着一丁点蓝色的知了,手贴着它的肚子,我吓都吓死了,又一次逃跑了。

在外婆家是我算胆小的,可弟弟比我还要胆小,他走到姑父(就是我爸爸)身边,看见这“怪物”,就充满了好奇心,他想抓知了,可是近看又觉得好可怕,就萎萎缩缩地退了回来,第二次想抓,碰了一下知了,“知”的一声又把弟弟吓了回来了,旁人看了都哈哈大笑。

只要去发现,不光知了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

描写树上知了的作文二

童年的夏天,仿佛要比现在热闹的多,有趣的多。一到盛夏,知了的大合唱便开始了,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那时,我们的兴趣全在大自然里,所以在这个季节,捉知了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我们跟大人真的学会了很多本领。尽管知了是在高高的树上,并且很机警,一有动静就会飞走,但我们还是有办法捉住它。

我们捉知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用面筋粘或用牛尾一毛一套。

抓一把小麦用水洗净后放嘴里咀嚼,细细的嚼,并随时把嚼出的溶在唾液里的淀粉吐掉,等剩下的面筋发粘时,吐出来用水进一步洗掉残余的淀粉,然后放在两 手掌间用力一搓一、一揉一,等粘性很强了,面筋就制成了。把它糊在长竿的梢头上,对准爬在树上鸣叫的知了,将长竿悄悄靠过去,等离得很近了,迅速向前一戳,面筋便 把知了粘住,任凭它拚命叫拚命挣扎,怎么也逃脱不了。

用牛尾一毛一套知了要比用面筋粘难度大。牛的尾巴上长满了又粗又长的一毛一,那是牛用来防蚊蝇叮咬的。在夏天里,它就象一根鞭子似的不停的左右甩动,一抽一打驱赶 着身上的牛虻、蚊蝇等。那时候,拖拉机还很少,每个生产队都养着十几头牛用来犁地,夏天就用绳索把它们拴在树底下乘凉,这样也方便了我们拔牛尾一毛一了。拔牛 尾一毛一时要小心翼翼,不要站在牛的两条腿的正后方,应站在侧面,再就是要向前倾着身一子去拔,这样离牛两条后腿远些,防止被牛趵蹶子踢到。

牛尾一毛一拔下来后,一头打个活扣,另一头系在长竿梢头上,就可用来套知了了。用这种方法眼神要好,手头要稳准,把长竿悄悄伸到知了身后,看准它们的脖子 (头),让牛尾一毛一的活扣套进去,把长竿往下一拉,这时知了再想逃走已经晚了。尽管它拚命扑啦翅膀,可那活扣越用力挣脱勒的越紧,也只有乖乖就擒。

知了的叫一声有多种,有的只发出一种节奏的单调的音,有的会变幻节奏,有起有伏,很好听。

关于知了的叫一声,母亲曾给我讲过一个童话故事:很早以前,有两个知了是一家,有一天,妻子叫丈夫去集市上去买麻,丈夫爱赌,把钱在赌一场输光了,回家后 没法交待,便对妻子撒谎说:集市上没有卖麻的。妻子一听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生气的说:你一定是把钱又赌掉了。妻子看丈夫赌性不改,便和丈夫分开过了。从些 后,丈夫便天天叫:“没有没有麻,没有没有麻。”好象很冤屈似的,而妻子的叫一声也成了“呀,赌了!呀,赌了!”就是不原谅丈夫。

因这这个故事的原故,也因为它们的叫一声真的好听,我们很想捉到一只“没有麻”或“呀赌了”,可是这两种知了都是在高树梢上鸣叫,也最机警,还从来没有人捉到过。我们捉到的都是那种叫一声单调的知了。

如今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都有农用三轮、拖拉机等,村里也就没人养耕牛了。现在的孩子也比前金贵,家长们从小就注意督促孩子们学习, 其余时间也多是在家看电视、上网,很少再到处去疯玩;在农村,很难再看到那光着屁一股的孩子在烈日下粘知了、套知了的情景了。童年的生活充满了无限乐趣,现 在回想起来仍旧向往,那用面筋粘住、用牛尾一毛一套住的是青葱岁月里的欢乐时光,是无忧无虑成长着的童年。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