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分析集锦

文章 2019-07-23 00:12:44 1个回答   ()人看过

1、关于标题: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许伯明《〈大自然的语言〉分析》

2、关于一、二两段的讲析:

⑴文章开头从立春写起,以文学语言、拟人的手法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生育成长和鸟虫的活动出没,这些就是物候现象。文章写春天,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里按时序选取了一些具有特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问题。接着写夏天,强调气候是炎热的,又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季,主要选取果实成熟,树叶黄落,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等特征来写。而写冬天,则是从深秋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过渡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一句话就成了。可以看出,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在普及科学的读物里,这种写法很重要。在这一段末了,总结了一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句话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这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镇江《〈大自然的语言〉讲解》

课文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不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苏醒一词,就会略知端倪。紧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彩笔描绘了花草鸟虫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显现四季时序的更迭和特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文章第一段就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这样开头,仿佛游离于题旨之外,其实不然。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景象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分句,把花草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透露出物候学的蕴含;后一分句诱发下文,点明这种关系对农事的影响:杏花开快耕地;桃花开快种谷;布谷唱歌割麦插禾。从而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变化,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行文至此,点明了题旨。在这个基础上,课文概述了物候、物候学的形成及其研究内容,使人对物候学的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