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精选

文章 2019-06-30 23:13:57 1个回答   ()人看过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话故事精选,欢迎参考阅读!

伏羲画卦的传说

伏羲画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伏羲非常茫然,手足无措。在闲暇之余,经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妙,仰观日月星斗的变化,俯察山川景物的规律,不时地反省本人,追年逐月,风雨无阻。

或许是伏羲的精诚打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呈现了一派美好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水石上,通体卦图清楚,闪闪发光。这时分水石亦幻化成为平面太极,阴阳相绕,光芒四射。

此情此景骤然震动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认识之中,他顿时眼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用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崇高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五湖四海排列而成了八卦。

伏羲一画开天,翻开了人们理性思想的闸门,将在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此岸,从而赢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思念和尊崇。

神话是哲学的母亲,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的考察,大家就知道了其实伏羲并不存在,并且伏羲画卦的传说也被现代易学研究者视为妄说,不被采信。其实"八卦"的观念跟对宇宙生成的概括认识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将神话中的宇宙观抽象化与逻辑化的结果。

吕洞宾卖汤团的传说

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

"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

人们听一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了。有的人说:

"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

吕洞宾听也不听,照样叫:

"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

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

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转起来了。

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

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

吕洞宾风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

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

这时候,有一条白蛇和一只乌龟,在断桥下修炼。小汤团从桥上落下来,白蛇头颈长,先接在嘴里,"咕嘟"吞过肚子里。乌龟没吃着汤团,就赖白蛇抢它的,跟白蛇吵架,吵着吵着,竟打起来啦。

白蛇和乌龟一样修炼了五百年,半斤对八两,本领原是差不多的。但白蛇吞下这只小汤团后,乌龟就不能跟它比了。原来这只小汤团是颗仙丸,白蛇吞了它,就添了五百年功力。乌龟打不过白蛇,吃了败仗,一溜烟往西方逃去。

大禹怒斩防风

防风氏是古越先祖,夏禹时代杭嘉湖一带的一位部落首领,治水英雄。

大禹治好地上洪水,来到会稽茅山开庆功会。各路治水的领头人陆续前来。

到了开会的日子,只缺一个防风氏。

防风氏个子非常高大,曾经和大禹的阿爹一起治过水。因为他们治水只堵截,不疏导,治水失败了。鲧被砍了头,防风氏侥幸留下。

后来,防风氏又跟大禹治水,不愿跟随大禹去挖河,说让他带些人仍到山间去筑坝拦洪。大禹心里虽不高兴,还是同意了。

防风氏带了些人在四明山筑坝,把四明山北坡的水全拦了起来。这回他以为大功告成了,就头枕在山巅,脚搁在坝上,呼噜呼噜睡起大觉来。

不料转身时脚一蹬,大坝倒了一大截。山洪哗啦啦往下泻,搞得余姚百姓死伤惨重,等到防风氏重新把坝筑好,已是大禹在茅山开会的第二天了。

防风氏懊懊丧丧来见大禹,大禹十分气愤,就问身边执法的人道:"损坝泻洪,毁田伤人,该定何罪?"

执法的人答道:"立斩!"大禹点了点头便叫随从把防风氏绑了去杀头。

因为防风氏个子高大,跪在地上,执刑人的刀子还够不着他的项颈。

于是大禹就叫人建造了一个刑堂,堂中央设立高台,让防风氏跪在刑台下,执刑的人站在台上,这样手起刀落,才把防风氏的头斩了下来。

大禹斩了防风氏。立即带领一行人赶到余姚去挖江,引洪入海。

当地百姓便把防风氏的尸体葬在附近。

后来老百姓在治理镜湖时,还掘出过一根七尺长的人骨,据说便是防风氏的脚骨。于是人们在那里建了一座"七尺庙",纪念防风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有的学者认为,禹王杀防风的主要目的在于杀一儆百,借以削弱本地区部族势力,有利于夏王朝在太湖流域的统治地位。他们认为,公元前2198年,中原华夏部落军事联盟的最高首领夏禹巡视江南,在今绍兴会稽山召集各地诸侯会议。因防风氏曾劝阻并反对禹企图破坏原始邑主禅让制度、传位于其子启的决定,于是禹借赴会迟到之罪杀害了防风氏,制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桩千古冤案。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