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心得欣赏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心得欣赏【一】
看不见的城市,从马可·波罗的嘴中缓缓道出,像是一个关于城市的一千零一夜的梦。但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记或故事,所以没法说它叙述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更何况我还没有这个能力。
我觉得它像某种呓语,喃喃着对城市的梦想与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尝试着去破译文字间的秘密,自以为明白了一些,在想要表达时,却仍是混沌一片。
于是我尝试去描述其中的一点。城市与记忆。“在他盼望着城市时,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因此,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但只有一点不同。……他和这些老人们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
我们都在不停地寻找,寻梦想的城市,似乎是有目标的,却说不出那个城市的名字、甚至方位。可是我们明明清晰的记得:
广场中心的巨大喷泉盛开的形状,那座意式教堂青砖剥蚀的程度,穿过河道的拐角那个拉着小提琴的男子,房屋怎样穿插形成谜一样的图案。
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自然地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也许是前世的烙印在梦里刻下的痕迹。
于是我们起程、上路。我们不断的经过不同的城市,熟悉,或是陌生。
有时我们以为找到了她,却在拥抱之时发现,喷水池边的女子没有魅惑的蓝色眼睛,诸神的雕像转变了方位,小提琴的盒子不知道消失在哪里,银色的圆顶房屋少了一座。
于是我们继续上路,没有目的,带着交错的却灼烧着更为清晰的记忆。
我觉得这梦中的城市更像我们所追求的某种超越物质的东西,总是存在,却总是无法追寻,而得到了的总是会有哪怕只是非常细微的差别。
也许我们永远都找不到她,她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可我们仍继续寻找,看不见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心得欣赏【二】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在荒野驰骋太久,他会向往一座城市,伊西多拉就是他的梦中之城。这里的建筑有着镶满海螺和贝壳的旋梯,盛产精致的望远镜与小提琴。每当在梦中他仍会想起这城市的一切,但是,当他向往时,他是英俊之年,而他到达时,他已是白发老朽。他与所有老人一样,坐在高高的白墙边凝视着走过的少年。欲望却早已成为回忆。”刹那间,仿佛灵魂的那根弦被拨动了,于是立即找出这本书来细细品味。
这部书的作者卡尔维诺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过去与现在相结合,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结合,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对于卡尔维诺来说,支配客观世界的规律有它的随意性、破碎性和偶然性,所以他的小说的每篇故事都是重新发掘一种逻辑的结构,而作者的每一种思想就是每一篇故事的开端。所以卡尔维诺曾说过:“我与一个哲学家截然不同,我只是一个遵循故事内在逻辑的作家。”《看不见的城市》则是卡尔维诺风格的典型代表。 它不是情节诱人的小说,亦不是感情激烈的诗歌,感觉上就像是一本日记,记录下作者心情和思考。却又不是精致飘逸的散文。《看不见的城市》的特殊之处在于,你无法为这本书描绘一张清晰的阅读地图。 五十五个城市,每个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段篇章,这五十五座城市在篇章的编排上以一种几何式的错落的美感,互相插入对方的序列里,在一个城市序列结束之前,另一个城市序列早已不动声色地悄然插入。在目录页上我们仅能体会到几何之美,而在阅读过程中,城市与城市间貌似毫不关联,但却生生不息,环扣一环。而且篇章间的联系也以这种方式巧妙地切碎,并且在一定章节之间,插入整本书的大背景——引入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的对话,有时是思考,有时是提引,有时是归结,有时是与前后文无干的自说自话。这更增加了这本迷宫书的扑朔迷离。
对排序方式,卡尔维诺自己在序言中给出了解释。“一本书我相信是某种有开始有结尾的东西。是一个空间,读者必须进入它,在它里面走动,也许还会在它里面迷路,但在某一个时刻,找到一个出口,或许是多个出口,找到一种打开一个走出来的道路的可能性?我想要这些系列相互交替,相互交织?” 有人说卡尔维诺一直在书中胡言乱语,而自己看完了也没有那种惊喜的感觉,但偶尔随意翻看书中的内容,才发觉这不是一本我一下子能读透的书。或许冲破迷雾找到出口,是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吧。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心得欣赏【三】
当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时,没有过多的言语,只递过日记本,上面写着:“一个人在荒野驰骋太久,他会向往一座城市,伊西多拉就是他的梦中之城。
这里的建筑有着镶满海螺和贝壳的旋梯,盛产精致的望远镜与小提琴。每当在梦中他仍会想起这城市的一切,但是,当他向往时,他是英俊之年,而他到达时,他已是白发老朽。他与所有老人一样,坐在高高的白墙边凝视着走过的少年。欲望却早已成为回忆。”
我能感觉到身体那一刻的颤动,立刻找来这本书《看不见的城市》。
不是情节诱人的小说,亦不是感情激烈的诗歌,它差不多是作者的一本日记,记录下心情和思考。却又不是精致飘逸的散文。或者说,它就是一本书,内中的系列相互交替,相互交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常常迷路,找不到出口,完全被作者构建的许多城市的气息淹没,意识失去呼吸,很少会这样被书的思想俘虏。
这或许是因为面对它时内心变得脆弱变得懒惰,亦可能是因为这就是我的思想,体验契合的意外和惊喜。对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像作者在序里问的那样,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我们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城市是一个牢固的壳,包裹着我们需要的人,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欲望。“你的辛苦会为欲望塑造出形态,而你的欲望也会为你的劳动塑造出形态。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城市名),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这本书追寻幸运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旅程,却讲述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城市。作为倾听者的忽必烈大汗和读者我们,或许都明白,这个幻想的旅行者从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长出来的无数梦想,亦或说,那些并不存在的城市存在于心间,旅行者是对灵魂的跋涉和探索,代替大汗审视无边的内心领土和权力。
我们何尝不是那个有点荒谬的旅行者,我们有何尝不是那位忧郁的皇帝。
这本书或许是要发现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的秘密理由,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它交换的不仅仅是货物,它更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游历一个又一个幸福城市,心门打开并合上。这些幸运城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