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雪散文
今日下雪。雪在桃花之間飄落。
確切的說是雨夾雪,適合聽歌睡覺的天氣。耳機裡近日一直在循環上個世紀英國的Pink Floyd,一聽他們的音樂我就什麼都忘掉了。
一直在想,藝術領域裡文學較音樂與美術算是幸運的。如果說某種文化的流失意味著新時期的出現,那是否也無法避免歷史的倖存的精神被商業強姦下的低廉審美所頂替。
其實一切藝術形式的表現都歸根於身處詭異時代的一種掙扎和發洩,滿足一群人表達的慾望,共性在於很難真正尋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就像戰後綜合症給予一類人的天賦一樣,同時必然伴隨藝術家無奈的痛苦。而政治家和曆史學家們似乎在這時正以一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向群眾解釋所處時代中的現象。
二十一世紀初期是很神奇的時間點(雖然與我們而言二十一世紀初期是一個巨變的過程)我們結束戰爭和戰爭後帶來的思考,投身經濟科技享受等等。致力於營造良好的社會體驗以及個體的人生體驗。不過也不免出現矛盾,無論是構建起人們社會應有心理的統治者之間 觀念上的矛盾 還是被統治者對(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現狀的體驗感到不滿。但也不意味著矛盾很麻煩,好在人的忘性越來越大,總得投入新的矛盾或是短暫的滿足中。
藝術對於二十一世紀意味著什麼。是在隔音間裡吶喊嗎。然而藝術卻不應當為時代服務,但他確是時代以某個愛表達的人的右腦為載體的一種產物。因此他體現的不是時代怎樣,而是人類作為受體,於某些情況下展現出的生存和思想狀態,是人類具備的特性,而不是時代具備的。
所謂時代不過是時間段,而宇宙間並無時間,時間是人類根據事物發生的規律而規定的節點,造成時代的那些規律又往往是人類自己作出的使之發生的舉措。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藝術是什麼。如果根據之前說的,那麼應該是“在自己造成的危機當中掙扎”,也就是“在物質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追求復古的精神文化”以及“反對糟糕的政府”之類的。私人一點,也許會有“看臉的時代裡我要追求靈魂上的相互交融”。再小一點,“高考在壓迫我們,與寫作和科學最無關的就是分數了”。想到這裡我覺得好像越來越有意思了。
記得注意到飄雪那時正好天亮著,下午四點十五分左右。我想如果教室裡暗著,窗外有月光,還有風使得粉紅色的桃花瓣與天上的雪一同慢慢凋落,那一定是很好看的。如果把時間拉到無限長,會有兩個奇妙的瞬間有概率重合,是不是可以誇張到這場雪其實已經降臨過一次,或許比現在還要美。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