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偶像的作文
篇一:敬仰˙郭沫若
沫水和若水汇流的地方,是你的故乡,巴蜀群山中,青峰薄雾间,你是我所敬仰的人,我能站在菁菁学子的身影中,注视你笑靥,那是于你万千文字墨书泼洒后最崇敬的一抹暗茫。
“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灰瓦白墙,绿门红柱。参天大树,古朴砖墙围起了你幼时的欢笑。早起赏茶溪,村居即景,儿时的习字品诗浸润你的心田。你本就是个离不开文字的人,不论是毛笔长麾下,还是暖黄宣纸上古旧的小篆,甚至是某个山洞里,某片土壤下掘出来的龙骨,上面深深刻着奇异的甲骨文。这些颇富韵味的文字拼凑出你的儒雅人生。 你站在船尾,看着海平面上渐渐下沉的小楼不出声。又一次看着自己的故土在海天交接,视野的尽头消失。上一次是对知识的向往;这一次,是逃避黑暗。你无力在黑暗张挣扎,你梦想有一天,能吟着光明的诗章,堂堂正正地来到广袤的土地上,撕碎吃人的压迫,静静跪在祖先坟前,磕个头,上柱香。 你盼望回到故土,虽然仅是一片不宽阔的海域,却生生将你放在了她的对岸,涌出泪两行。我想你一定时时看到天上的街市,静夜中,人鱼轻摆尾鳍,将你的眷恋叹作珍珠,沉入歌声里。你的笔随你多年,十年磨一剑,百年就一笔,它就是你的出鞘长剑,它唤出诗的光雷电,赋的锐利剑锋,身处何地都挡不住你飞扬笔下的姿态,一点点绽出火花,一点点以文人骄傲的神色劈砍这无情的黑暗。你铭记那些勇敢的学子,他们是你笔下雄浑悲壮的凤和凰,周身的火光照亮了我的胸膛。
我看见一个个人物在你笔下重生,他们高声呵责,那一张张熟识的面孔渐渐拉开历史的阴云,不管是过去亦或是现在,光亮总是会有的,从星星点点的萤火,到熊熊的火把,耀人的日光,屈原定是把他的长剑赐予你,让你冲出这黑暗,望见了未来。 你深沉的眸光注视着历史的洪流,用你近百年的人生作陈墨,心为纸,身为纸,挥洒下你脑海中这个跌宕起伏的年代中,最真实的剧目。 你是我所敬仰的人,你是文坛中的黑豹,喉中的低吼吓退了外来的猎手,在这片绿油油的梯田中,尊你为王。
篇二:我的偶像
历史上少有的奇才苏子瞻,我仰慕已久。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方面均有登峰造极的造诣。我敬佩他,尤其是文学和书法方面。他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艺术价值,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我热爱写作,亦是“有为而作”,不逼迫自己写没有感觉的东西,也尽力在逃避着矫情、做作,且希望自己的习作不落窠臼。鄙人也学了几年书法,曾经因仰慕而观赏苏轼的书法,因水平有限,只嗅出了:字时大时小,不循规蹈矩,的确是个崇尚自然的人。字豪放,没有死抠每一笔画必须多么到位,字如其人啊,苏轼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我也企图模仿他的笔法,然而功底不深厚,一点儿也不相像。
苏轼是个正义单纯的政客。彼时王安石变法,苏轼发现新法对老百姓的损害,便毅然上书反对新法。可是苏轼啊,你怎么一点都不圆滑呢?尔虞我诈的朝廷容不下你,你便自求外放。然而你的才华从政绰绰有余,在杭州任太守时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我想像苏轼一样纯粹,在浊世中保留一点人性的纯真。
苏轼是个善良的人。他居于常州时花光了积蓄买了一所房子。一次发现一老妪在房前啼哭,经打听,原来这是一座百年邸宅,老妪的不孝子孙将它卖给苏轼。苏轼闻言,当即烧了房契,归了房子。我想像苏轼一样,用金钱等身外之物赠人玫瑰,换得余香满手。
东坡其人对爱情十分看重,对妻子也极其优待。结发妻子王弗仙逝后,他在她坟墓周围亲自种植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并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千古着名悼词。将来在爱情的道路上,我也要忠贞不渝。
吾常与好友插科打诨,但得知苏轼和好友玩文字游戏的故事后,自叹弗如。一次,苏轼去拜访佛印,佛印急忙将煎鱼藏到大磬里。苏轼笑道:“今天特来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积善人家庆有余。”佛印脱口而出。“既然磬里有鱼(庆有余),就拿出来共享吧。”苏轼大喜。哎,同样是开玩笑,怎么层次差这么多……果然博学多才的人连玩笑都藏着书卷气啊……
苏轼是个成功的人。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艺术上有造诣,待人接物也宽容大方,为人善良正义。子曰:“见贤思齐焉。”噢,苏轼,你是我的偶像!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