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村庄的炊烟

文章 2019-07-21 14:59:26 1个回答   ()人看过

每个人心田里蛰伏着乡愁,只不过每个人的乡愁不尽相同。农村里走出来的人最留念的恐怕是炊烟了。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那青黑色的瓦楞间飘起的炊烟总能让我们最柔软的地方燃起一团乡愁。炊烟系着两头,一头是故乡绵绵的爱,一头是游子缕缕的乡愁。

小时候,我的村庄有一百多户人家,人口有八百多人。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家。那时,村里的年轻人不像现在这样有的出去闯荡世界,除了外出读书,一般都在家里。人口多了,村子里自然就有了生机。有炊烟的地方就有生命。由于人口多,瓦楞间飘起的炊烟也就自然比小村的炊烟气势来得热烈,婷婷袅袅,散发出淡淡的、糊糊的柴火香的气息。如果你站在村子后面的枞树林居高往下看,把目光凝聚在全村,你就会看到先是几十根、然后再看到多了几根,最后无数根炊烟汇集在一起,波澜壮阔。此情此景比任何绘画巨臂的创作更有诗意,更有生机,因为这是真实的生命,真实的炊烟。最好看的炊烟算是黄昏时的,那淡淡的,灰灰的,在昔阳的余辉的映衬下,就像裹着轻纱的少女,从青黑色的瓦楞上走来,深情款款,含情脉脉,然后又幻化成一团团雾霭,湿漉漉的缠绕在村前的白杨树上。它将伴着农村人的生生世世,镌刻在农村人的最柔软的心田上。

有炊烟的地方就有爱。再大一些,在远处的镇子里读书,放假回家,父母总会为我熬一碗鸡汤,为我的滋补身体。那时没有现在用的煤气,虽有煤炉,但更多时用的是柴火。铁窝挂在炉子的挂勾上,下面燃起木柴。鸡汤的香味慢地从铁窝里升腾,满屋的清香。那时村子里有人路过时,总不免深深地吸一口气,恨不得把鸡汤的清香味儿同脚步一同带走。有人说,我家老屋的连瓦楞上冒出的烟雾也是香的。说着,我妈笑了。那是她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

那时大人说的烟雾大抵就是我这里提到的炊烟吧!可现在呢,父母走了,走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现在老屋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照看,在风吹雨打下,变成一片废墟,连同那昔日的炊烟和父母的那份爱,再也无论法找回。哎!老屋的炊烟只能定格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怕随着时光的流逝,这记忆渐渐褪色。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啊,什么时候才能找回!

现在,青壮年很多出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有的出去经商,有的出去打工,孩子们在城里或镇上读书,有的在城里安了家,很少回到村庄,于是村里的人变少了,炊烟也变少了,很多老屋因为没人居住而倒塌,儿时的炊烟连同儿时的时光被城市化掩埋在历史的长河里,再也无法追回。现在的村庄只留下老人、老树、杂草与鸡狗。在夕阳西下的那一刻,村庄显得憔悴、苍老和落寞。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