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朗读者观后感

文章 2019-07-21 11:35:57 1个回答   ()人看过

朗读者12期不同主题的朗读为观众带来了几十篇美好的文章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更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

第12期朗读者观后感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各方好评不断。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该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就已经高达9.0分,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连续两小时排名第一,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的名字纷纷登上微博热搜,许渊冲先生多部作品也登上当当图书板块热搜榜……《朗读者》收获了观众“零差评”的好口碑,被追捧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与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既有著名作家麦家、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们熟悉的名人,也有来自四川金堂县的周小林、殷洁夫妻俩这样的普通百姓。节目将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节目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中的开场白。

“做《朗读者》,一方面是因为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另一方面是我个人的兴趣,我对文学很感兴趣,同时对人也很感兴趣。”董卿认为,“从《朗读者》中像是寻找到了其高吻合度,因为这档节目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让时代背景和个人兴趣同步共鸣。”

总导演之一田梅认为,真诚是《朗读者》最大的特点。事实证明,“非市场化手段”一样能够赢得收视率与口碑双丰收。当下,艺人参加真人秀综艺的片酬水涨船高是公认的事实,但田梅认为,《朗读者》在邀请嘉宾时更多是靠真诚与情怀而非其他,“很多人是花钱请不来的,比如马云先生,他很愿意参加我们的节目”。

“节目为观众打开了斑斓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它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对于这样一个清新脱俗又平易近人的节目的走红,另一位总导演刘欣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随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级,文化类综艺确实迎来了“突围”的时机,“直击观众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感动,才能引发最大程度的共鸣,做到这点很难,但是却很重要。”

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

饱含书卷气,是这档综艺的另一显著特征。朱自清在《文学的美》一文中写到:“文字的艺术,材料便是‘人生’。”当一对来自四川的普通夫妇念起《朱生豪情书》中的语句,“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不被感动;翻译家许渊冲已96岁高龄,却仍坚持每天工作至凌晨三四点,说到动情处,他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

“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需字字读得响亮。朗读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更多时候,朗读也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风化人,也正是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初心。”董卿表示。

文汇报首席记者王彦谈道:“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

为了让《朗读者》能拥有期望中的独特气质,董卿邀请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导演陈维亚、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划,还邀请了著名作家铁凝、王蒙、余秋雨、冯骥才担任文学顾问。在朗读者的选择上,不管公众人物或普通人,唯一的标准是必须具有阅历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勾勒出文字所描绘的情感。而至于读什么,节目策划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的原动力,他们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情。说到底,《朗读者》想做的是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将每个人连接到一起。

文化类节目未必“冷”

“我参加《朗读者》,是因为看了第一期以后,闻到了它的气息,这是一个在泛娱乐时代下的反时尚节目。如今我们正缺少这样的节目。”节目嘉宾麦家说,“《朗读者》让你可以感觉到它在向经典致敬,那种庄重性正是时下所需要的东西。”

目前,每个省会城市的电视台都有一两档自称为“金牌节目”的综艺节目,各地方台也或多或少“跟风入市”,砸钱做综艺、搞真人秀,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却寥寥无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发文点评:“如今越来越多没营养的综艺节目占据了市场的主体,而《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这才是真正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朗读者》证明文化类节目未必‘冷’。”

“其实文化类节目该怎么突围,我觉得首先还是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所改善。”董卿说。《朗读者》节目组除了把这份对精神文化的尊重移植到节目中来,还在节目之外扛起了更多责任。节目组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设置的流动朗读亭引起很大反响。作为节目的一个“强设置”,在刘欣看来这能起到情感上的纽带作用,“走到朗读亭,借助朗读,把我们每个人联系到一起”。而这也是节目贴近性的一种体现,他说:“我觉得很多人都有倾诉情感的欲望,我们只是帮他们找到了一个出口而已。”

第12期朗读者观后感二

今年第一季度,文化类综艺节目集体走红,而其中最红者莫过于董卿担任制片人的《朗读者》。但打造这样一个文化爆款并不容易,4月7日,董卿在国家广电局总局例会上向全国广电同行介绍经验,形容筹备之难时称:“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弘扬优秀文化责无旁贷

节目火了之后,董卿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很多记者会问同一个问题:“你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个节目?”

对此,董卿以自己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采访为例:“单霁翔院长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另外四座博物馆分别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你看这五个博物馆所在的国家,正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这说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博物馆,还当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然他最后一句话有些玩笑的意思,但细细去体会,真的有道理。一个国家的自信最终是文化的自信,文化是更加持久、更加基本、更深层的力量。作为国家媒体,弘扬和传播优秀文化,责无旁贷。”

要学会低下那已经习惯了高昂的头

话虽如此,在娱乐真人秀的挤压下,文化类节目招商并不容易。董卿形容,当初筹建《朗读者》之难是“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为此她和同事调侃“现在明白了吧,做制作人要学会低下你那已经习惯了高昂起来的头。”

除了钱,真正困难的还是“怎么样让文化节目引发大多数人的参与和共鸣。”为此,董卿和模式研发者以及国内的众多学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朗读者》谁来读?读什么?怎么读?”最后大家形成的共识是,朗读者的情感、所要朗读的文本的写作者的思想、听节目看节目的观众情感,这三种元素要和谐凝结,一定要凝结起来。

所以,观众看到:麦家很纠结地讲述完他和他父亲、他和他儿子这两代父子之间挣扎的故事之后,再来读他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许渊冲老先生,他讲一个人一辈子重要的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之后再来读林徽因;得了罕见疾病的“企鹅人”夫妇,依然乐观、依然相爱、依然行走在路上,这样一对年轻人讲完他们的故事之后,再来读同样一直在路上的三毛……这个时候,文字的魅力就产生了叠加效应,充满了感染力。

曾经被许渊冲拒之门外

朗读者第一个火起来的人物是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坦言,在第一期推出这样一位“高冷”的人物当时确实有顾虑,“96岁的翻译家,翻译的是什么?唐诗宋词莎士比亚。他一切的标签都是高大上的,都距我们很远。但做了两次采访后,我们发现这许先生是一位特别单纯朴素、特别丰富而有趣的人。所以我们决定:这样的朗读者要放在第一期。要让观众知道,这个节目做的是什么。”

有趣的是,正因为老先生至情至性,没少让导演吃苦头。董卿介绍,“第一次约许老先生的录制时间是在2016年的夏天,后来不得不推迟。第二次确定的录制时间是2016年的冬天,又没录成。第三次,2017年1月终于真的要开始录制了,再去请他,老爷子不搭理我们了,他觉得我们是骗子、没信用,完全把我们拒之门外。导演团队只能今天抱着果篮站在人家门口,明天抱着鲜花站在人家门口,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节目播出第二天,许老爷子的译著就直接冲上了当当网的热搜。他告诉我们,他家的电话成了24小时热线,为什么是24小时,因为他有很多学生、亲朋好友在国外。媒体蜂拥而至要采访他,老人家的回应特别可爱:‘我在《朗读者》里面表现完美,不会接受任何采访。’”

不要低估“年轻人”

节目如愿火了,但让董卿最满意的却是年轻人和新媒体对这档节目的赞许。据统计,节目播出了7期,阅读突破10万+的公众号文章已经有132篇了;喜马拉雅客户端的收听量是1.79亿次;相关视频全网播放4.97亿次,“别人问年轻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朗读者》,我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朗读者》。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开放、更加文明的社会,现在的90后、00后,能够接收到更多信息,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这两条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没有审美和判断力,只是我们之前很自以为是地低估了他们,一味以为他们只热爱某一类节目。”

“我记得李宗盛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很愤怒,他抨击一些流行乐团的创作只限于口水,他说如果你只给听众吃猪食,那时间久了他们就成猪了。就像许渊冲先生,96岁的老先生,很多热爱他的年轻观众可能只有26岁,有差距吗?当然有,这当中隔着70年呢,一定是有年龄差距的。那我们要做什么,媒体人要做的就是在年龄差距之外,找到认知的统一。”

“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

经验分享最后,董卿以作家毕飞宇的录制为例讲述《朗读者》对于细节的认真,“那次录到凌晨两点多,但效果一直不满意,因为灯光我觉得太过花哨。毕飞宇读的是自己获茅盾文学奖的《推拿》中的一个片断,献给他的父亲,他父亲双目失明恰巧是在他写完《推拿》后。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事情?他写《推拿》写的是盲人的故事,他这部书写完两天后,他的父亲眼睛完全看不见了。他在节目现场把这段朗读献给他的父亲。所以我说要调整灯光,要和他的内心、情感、朗读更匹配。灯光调了很长时间,到凌晨两点多,大家觉得很过意不去,但毕飞宇没有丝毫怨言,兴致勃勃。结束之后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在欧洲读过,在美国读过,在印度读过,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朗读。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观众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顿饭,是耳朵饭。”

“我特别感动,他的这句话也让我想到了我很喜爱的巴金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如果所有媒体人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所有的坚持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朗读者》的三点启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总结点评了《朗读者》给电视人的三点启发——模式、情怀、主持人内功。

第一个关键词是“模式”。“《朗读者》通过模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个节目不只是读书节目,先是讲述人生故事,故事讲到了情感的高潮点之后,才来用文艺作品抒发当事人的情怀。这个节目不是不讲究朗读者的朗读技巧,而是更讲究参与者的真情实感。”

第二个关键词是“情怀”。“很多做节目的人一开始想到的就是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再好的想法都会放弃,但做文化节目首先要有情怀。《见字如面》第一季节目是裸奔的,其实董卿的《朗读者》也同样,有商业赞助和广告收入,但是很艰难。听说有商家想要在这个节目上投广告,但董卿认为那个产品和这个节目不匹配,就果断拒绝了。”

第三个关键词是“主持人内功”。“董卿说有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睡觉前大概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是多年保持的一个习惯。她的手机、iPad是不拿进卧室的。我觉得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是她日积月累后能够爆发的基础。主持人要想主持好节目,要想体现出独特的气质,离不开内在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诗书,想装出来是不可能的。”

第12期朗读者观后感三

5月6日是“朗读者”第一季的最后一期,主题是“青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冯小刚也在节目里谈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1 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平凡日子的积淀

冯小刚年轻的时候是在部队文工团画画、做舞台美术。一个工作是画舞台的布景,包括设计;另外一个就是装台、卸台。一幕结束,下一幕开始,会有一个幕间曲,在这幕间曲里头,大幕关上之后,所有的人冲到台上来,你会看到所有的布景在往上升,下一幕的布景在往下降。有七八年的时间,冯小刚都在这个剧院的礼堂的上面拉吊杆。

我们现在都知道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知道他是著名导演。董卿在最开始的时候对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个调查,说“没有”看过冯小刚电影的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大家都看过。我想不止现场的人都看过,我们也大都看过冯小刚的电影吧,尤其是之前的贺岁电影,像“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等。

我们之前可能只注意到冯小刚成名之后的风光,却很少关注他在成名之前,在七八年那么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在剧院的礼堂上面拉吊杆。我想如果没有之前平凡日子的积累,也就没有他现在的成功吧。

所以在看名人故事的时候,我很喜欢看他们成名之前的一些故事,看他们还在平凡时候的一些积淀。其实每个成功的人都是这样的,在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平凡日子的积淀。

2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段青涩懵懂的时光

谈到青春岁月,谈到女兵,冯小刚说:“每个战士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文工团的女兵。”他这话一说,立马就逗乐了台下的观众。

冯小刚说,他在部队的时候,为了“偶遇”舞蹈队的女兵,会成心算计在她们经过的那个时间,拿着饭盆去食堂,希望能和她们打一个照面。但是有的时候自己走过去了,她们也没过来。冯小刚说他走到食堂,不甘心,就再走回到自己的宿舍楼,他说可能走三趟才能赶上。想想那画面,真的很像冯氏喜剧里的一个情节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这种青涩懵懂的时光,也不知道是甜,也不知道是苦,就像阳光下的青果子,虽然生涩,但也满心欢喜。是不是看到这段,你也想起了自己青春时光里的某个场景或某件趣事了呢。

3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段告别的情景和心情

在谈到离开部队时那种不舍的心情,董卿读了冯小刚书里的一段文字:

我记得去城建开发总公司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本来我已经躺下了,忽然意识到明天我就沦为一名平头百姓,一种对军队的留恋让我心如刀绞。我起来重新穿上军装站在大衣柜前,望着镜子里的军人依依不舍。

我转过身来对母亲说:“您坐好了我给您敬个礼吧,您好好看看,明天儿子就不能穿军装了。”

母亲也很动情,露出了不胜惋惜的神情。她说:“你穿什么也不如穿军装好看。”

那一夜我一直穿着军装,抽了很多烟。天亮了才摘下领章和帽子上的五角星,郑重地交给母亲代为保存。

这也是一个很有共鸣的场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段告别的情景和心情。

我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告别的心情是:又有狂欢、又有悲伤。

狂欢的是,好像终于长大了、终于获得了自由一样。我记得毕业之前最狂欢的一幕是,毕业班都疯狂的撕书,撕了以后就顺着窗户扬下去,然后一边扬,一边兴奋的大叫。然后宿管的阿姨和老师们似乎也很理解我们这种情绪,没有横加阻止、大加训斥。我想他们是带着一种“既欣喜我们的成长、又留恋我们的即将离开”的一种心情,在包容着我们吧。

当然毕业之前,除了狂欢,还有一部分是忧伤。之前大家都没哭,但吃“散伙饭”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边吃,一边唱歌,一边说着分别的话。想想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如今马上就要天各一方,因为都是不同省份的同学,以后见不见得到还不知道,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尤其是唱到那几首经典的离别歌曲时,我记得有一首是张学友的“祝福”,还记得里面有几句歌词是:“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度过。莫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怕只怕泪水轻轻的滑落……”所有的人听了都心有所感,不止女生,还有从不见眼泪的男生,也都哭的稀里哗啦的。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一个离别的画面。在你的记忆里,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难忘的离别画面呢。

4 “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董卿问冯小刚,怎样来定义“青春”这两个字。

冯小刚说:“我觉得应该是‘单纯’这俩字,我觉得就我现在,还是在青春里,我成为不了特别成熟的人。所以经常像陈道明、张国立,他们有时候会说:‘小刚你六十了,有时候还是很幼稚。’我把这当成对我莫大的一个表扬。我为什么要按着一个年龄去做,好像什么年龄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我依然是不着调的,依然是有点随心所欲的。”

的确,跟其他的娱乐圈人相比,冯小刚的确有点“随心所欲”,爱说得罪人的话,爱炮轰人,所以他有一个外号叫“小钢炮”。

说到这,想起昨天看到冯小刚这一段的一个场景。当电视里的董卿说:“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冯小刚”。我听了,就三跳两跳的跳到另一个屋子,对正在玩游戏的老公大喊:“让我们掌声欢迎朗读者,小-钢-炮”。听到“小-钢-炮”三个字,我们就哈哈大笑一阵,然后我又跑回去接着看的这段视频。

话题再扯回来,快六十岁冯小刚说,感觉自己还是在青春里,依然是不着调的,依然是随心所欲的。董卿对此很有感想,说说:“我特别喜欢阿瑟•克拉克墓志铭上的那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冯小刚听了这句话,立马竖起大拇指,说“说的太对了!”

这句话董卿很喜欢,她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我也很喜欢这句话:“我从来没有长大,但从来没有停止生长。”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美好的一个状态。

很喜欢冯小刚选的这首诗:《当我开始爱自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诗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写的,是卓别林在自己70岁生日当天写的。这首诗很美,很有种豁达、通透和澄净的感觉,很适合我们细细的品读。为了方便大家留存,我就把文字版的放在下面吧。

当我开始爱自己(节选)

(卓别林)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

活着,

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真实”。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懂得,

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

是多么的无礼,

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尊重”。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

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才明白,

我其实一直都在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方,

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静。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自信”。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今天我明白了,

这叫做“单纯”。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开始远离

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

还是事情和环境,

我远离一切

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做

“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

这是“自爱”。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

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

现在我只活在

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

今天,我活在此时此地,

如此日复一日。

这就叫“完美”。

我们无须再害怕

自己和他人的分歧,

矛盾和问题,

因为即使星星

有时也会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天,

这就是“生命”!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