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诗歌教学要体现审美教育

文章 2019-07-21 11:33:18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 要】

本文重点论述了诗歌是一种很美的文学样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诗歌教学要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想象美、含蓄美、形式美六个方面进行理解诗歌特点,并结合初中课本上的课例进行分析,使读者更好的认识到诗歌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诗歌;审美教育

诗歌是文学中的精品,选入初中课本的诗歌则是精品中的精品。诗歌有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诗歌教学的审美特征,实施审美教育,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发学生文学潜能,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诗歌的审美特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形象美。

诗歌不是用概念而是通过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感情,这种形象已不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形象,而是通过艺术概括和典型化,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反映事物规律的典型艺术形象。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大家可能曾经体验过可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古典诗歌《木兰诗》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不慕荣利、机智勇敢、忠孝两全的完美艺术形象。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是一个青年小伙见河洲上一对形影不离的小鸟相亲相爱,听到他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他对心目中所爱之人的爱慕与追求。诗歌表现形象美,常用“比、兴”的手法。

二、情感美。

抒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是以情感人的,不仅直抒胸臆的诗有强烈的感情,写景的诗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美好的感情是积极健康的,是真挚强烈的,是爱憎分明的。如《在山的那边》“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写出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美好梦想的向往与追寻。《有的人》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表达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三、意境美。

意境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景物形象及生活画面达到完美统一,情景交融,形成的艺术境界。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具有特征性的形象把读者引入诗的意境。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忘我的境界。陆游的“水穷山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萌发出新的希望,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人在绝望中重获生机的喜悦之情。

四、想象美。

想象是诗人对生活进行加工的基本艺术手段,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想象是在感情的推动下纵横驰骋的。丰富的想象又为表达感情服务。曹操的《观沧海》运用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大海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诗人吞吐日月的气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运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与明月对白,表达诗人对朋友和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先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象出天上繁华的街市,又想象到牛郎织女在浅浅的天河上骑着牛儿来往。读后真是令人美不胜收。

五、含蓄美。

诗的含蓄,简单的说就是容量大、含义深,“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绕梁,耐人寻味。如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的船已消失在远远的天边,送友的人还站在江边望着江水,虽未用“惜别”二字,但把真挚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等诗句,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这些诗句都因含蓄深刻成为传世名句。

六、形式美。

形式美包括语言美、韵律美、节奏美。诗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好诗讲究语言的锤炼。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的“舞”“驰”都是炼字的典范。一个字就把大自然写活了。

七、韵律美。

诗歌是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既有视觉美,又有听觉美。而表现出诗歌音乐美特征的主要手段是韵律美。一首诗有韵律还不行,还要有抑扬顿挫的声调,还要讲究平仄。

八、节奏美。

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征。诗人郭小川说诗歌应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泉水叮咚响。《木兰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韵律美节奏美的典范。

以上所谈诗歌六美,在诗歌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这六点可归纳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一首好诗应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融合。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挖掘诗歌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