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成长故事
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成长是历经磨难却心怀感恩的沉着;成长是经历失败还傲然挺立的霸气; 成长是面对困难却坦然微笑的信心。
幼儿园教师成长故事篇一:
不知不觉,我在幼师的这条路上走过了7个春夏秋冬,累过,欢喜过,悲伤过……借用达人秀的一句话:你的梦想是什么?而我想说的是: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孩子爱,家长喜欢的老师。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相信离我的梦想已经不远了。从小我就崇拜每一位老师,每当看见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时,每当看到孩子一声声的呼唤老师,我就羡慕极了,"教师"这个职业是多么神圣,多么伟大而又光荣啊,就这样我坚持着最初的梦想,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
我的实习……
还记得初到解放路幼儿园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兴奋。这里的工作环境让我舒心,这里有着和蔼可亲的园长,有着一批专业非常强的年轻教师队伍。更有着随处可见的微笑,这里的每一位园长老师把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微笑给了我们这群刚刚步入社会的小女孩。依稀记得,我刚来实习的时候,带教我的是一位骨干教师——仰老师。走进教室,孩子们都看着我,讨论着这位年轻的教师是谁?仰老师让我自我介绍了一下,当时的我不知道怎么用儿童化的语言和他们交流。非常直白地他们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王晓英。”话音刚落,孩子们马上非常有礼貌的和我打招呼:王晓英老师,好。”孩子们就这样连名带姓的叫着我,在一旁的仰老师马上提醒孩子们,我们也可以叫王老师,或者小王老师哦。”仰老师的一句话马上解了我尴尬的围。
工作第一年……
工作的第一年,担任了咪咪班的班主任。幸运的是和幼儿园骨干,中层干部尤老师搭班。在这个一年里,我进步了。我知道了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和孩子沟通。怎么样做好一个大姐姐,一个合格的老师。但是我知道我在专业上还需要加把劲,怎么样开展一个学习活动,怎么在和孩子们互动,如何提升孩子们的经验等等,都是我比较欠缺的地方。每一个年龄段对老师的要求都不一样,例如:对于小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更像他们的妈妈,需要更多的爱来满足他们对我们的依赖。经过了小小班的一年,我成熟了,刚开始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青年蜕变成了一个大姐姐,老师妈妈。
工作第若干……
眼看同一年进来的姐妹们都在不断的进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的姐妹开展学习本领非常出彩,有的姐妹与孩子互动非常优秀。。。。。。回头看看自己的呢?我又在哪方面比较自信呢?反复找,反复想,我对自己非常失望。就在这时,尤老师好像听到了我的心声,马上让宋超越老师与我搭班。了解宋老师的人,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赞叹她的能力。的确,在和她搭班的三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她也帮我了许多。她像一个姐姐一样照顾我。每一次考核课,我总是拿着电脑到她家里去研讨学习活动,她把每一个问题都让我记下来,然后猜测孩子的回答,作为老师我又如何去回应和提升。三年下来,我的业务提高了。初步了解了如何和孩子互动,如何回应,怎么提成幼儿的经验。
工作八年之后……
一年又一年的历练,我成长了。我已经不是一个碰到困难手足无措的青年教师了,我相信我能行,无论再有多大的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行。今年我很荣幸能够与音乐特色教师钱老师搭班,我相信我又能在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庆幸的是我又开始进步了。现在作为人母的我,又多了一个身份。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我们之间就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幼儿园教师成长故事篇二:
五年,并不短,它足以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为一个会跑会跳的顽童,足以使一株稚嫩脆弱的小苗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奉贤幼教战线上的新兵来说,五年又太短,我的翅膀刚刚打开,我的热情即将澎湃,我的不足那么明显。而当今天,当我有幸在专家和领导的厚爱下,在同事和姐妹的护航下,一步步走到这里,站上了这个交流的舞台,我快乐激动之余也有着底气不足的怯场,好在“初生牛犊不怕虎”。接下来,我将从四个习惯的养成来回顾我的五年教育历程,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批评改正。
一、爱读书,钻研拓展视野
每本书都可能是一道窗户,改变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或是一道门户,改变我们人生真正走得出的方向。读书是改进生活、丰富人生的手段,该读些什么书要依生活来决定选择。
我看专业书籍,因为孩子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孩子之“惑”,传为人之“道”。
一次我班开展了“恐龙秘密”的主题活动,说实在的,事先我知道的内容并不比孩子们多,每当孩子们向我发问,我只能以查找资料为由避开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越来越浓,我赶紧和孩子们一起创设环境、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可供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在特定的环境里自主地捕捉相关信息,有争议性地进行学习。我呢,也每天遨游在那些恐龙的书籍里,吸取一定的养份,以满足孩子们那突如其来的发问。我和孩子一起上网,一起看VCD,一起制作恐龙,一起发现讨论所碰到的问题。就这样,我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我更博览群书。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名著上。因为那可以让我们吸取思想和经验的精华。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我想理想的幼儿教育必然是幼儿精神成长与意义世界的。作为教师的我不仅要寻求知性的目标,更要追求充满意义的精神生活。
二、勇求教,谦虚收获帮助
真理需要体会,光读圣贤书没有用,还要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初出茅庐的我,以谦虚、真诚和好学收获了同伴的友好互助,在专业上跨进了一大步。
像这次五年期考核,拿到命题“双手真能干”之后,我首先借来了中班《学习用书》。可对相关这个主题点里的内容熟悉了一圈之后,还是毫无头绪,就向师傅求助。师傅安慰我先别慌,给我仔细地分析主题点中的关键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区级优秀骨干教师,她精辟到位的研读教材无疑给黑暗中的我带来了曙光。在她的建议下,随后我又去中班了解孩子们的经验情况,几番讨论决定了 “会说话的手”这个大方向,我们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幼儿去发现手的特殊本领,体验周围人的各种手势语言,最终导入对聋哑人的关注,给幼儿以更多人文的教育。光有大框架还不行,关键要把教案落到细处。于是,选择什么样的环节、什么样的互动方式、什么样的手势动作,师傅和我一遍遍逐字逐句的制定和修改。为了让教具更生动,更形象,我又向精通“电教”的同事求教,和她们一起筛选、制图,终于达到了我理想中的效果。而我最得意的是那首激发幼儿对聋哑人关爱的手语歌曲《让爱传出去》,它的灵感来自于一次听到师傅儿子参加比赛时的曲目,而用在本次活动中正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这样,在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在姐妹同伴的携手下,我的人生起跑线由静止转为变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担心转为欢欣。其实,比赛的真正意义在于,你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而我幸运的在于,我不仅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学到了专业的技能、无私的扶持和高尚的互助。
三、勤实践,勤奋促使进步
思想的种子如果不扎根于实干的土壤,那么永远长不出成功的果实。我对自己说:一天做一件实事——认认真真带好一天班;一月做一件新事——精益求精写好一份案例;一年做一件大事——树立目标提高一向专业技能;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踏踏实实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幼儿教师。
这学期,我有幸在解放路幼儿园带教,观摩优秀教师平日里怎么组织日常活动和教学。每次我都认真记好笔记,回到班中翻版实践,在行动中把从别人处“所看,所想”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多想,多看,多实践让我组织日常活动更加的得心应手。还记得去年带大班时,每次午餐我都发现外面阳台上那些先吃好在玩自带玩具的孩子声音特别吵,矛盾不断,总有人会来告状。问题出现在哪呢?于是连续几天午餐时,我坐在阳台上和孩子们一起玩,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阳台上的空间太小,孩子们扎堆在一起当然会磕磕碰碰。于是我扩大了午休时幼儿活动的空间,从阳台分散到教室里各个活动区。几天实行下来,果然孩子们变得有序、安静了许多。教育从来不是高、大、空的口号,而是在点点滴滴中的润物细无声,“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善反思,专业成就成长
真正的反思应该具有“心灵转向”的作用,能引发教师的 思考并最终促进教育理念的提升,其实,所有教师都是“有故事”的人。
像一次我组织律动游戏“可爱的小动物”,在最初的设计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又唱,又画,又说,又看,但孩子学得很累,像是被老师催促着跑到东,跑到西,而每个环节的初衷又无法很好地实现。事后,我反思发现,小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都相对较弱,试图在一次活动的短短十五分钟内,帮助孩子了解多领域的内容是不太适合的。我就将原本一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变为一段时间内相互交织的活动内容。于是:1)、小小摄影展,互相交流自己和动物的合影2)、“说说我喜欢的小动物”3)、游戏:“猜猜它是谁”等活动就产生了。幼儿对于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自然产生了表现动物形象的愿望。此时再进行律动创编的活动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的习惯让我跳出自我看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准确地发现问题,客观评价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是寂寞而孤独的事业,它那么清高,与名利无关、与权势无关。从教者。注定是用大爱做小事,然而“兰生幽谷,不因无人佩戴而不芬芳。”年轻的我,正在努力!
幼儿园教师成长故事篇三:
童年的我,就非常的喜欢老师,立志要成为一位人民教师。长大后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记得第一次在实习单位里我真正接触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天真无邪、纯洁快乐打动了我,从此我对这份职业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毕业后选择了离家较近的省城太原,成功应聘到杏花楼区一所正规公办幼儿园执教,一干就是六年直到自己结婚生子。一年的时间闲赋在家带宝宝们(双胞胎),初为人母的慌乱和无措让曾经充满抱负和理想的心灵越来越空虚和彷徨,我还要继续当幼儿老师吗?好多姐妹们转行,可我心中还是舍不得,我依然爱着这份职业。机会很好,编制考试来临了,我非常用心,也花了无数的精力,白天带宝宝晚上复习充电,顶着自己带给自己的压力,加上六年累积的教学经验,终于好运降临在头上,2012年的2月,我被正式录取了杏花岭区实验幼儿园的编制教师,幸福和喜悦,把这六年的过往心酸和苦辣都交杂在一起。我暗下一份决心,决定把握住这个好机会,把成功的喜悦全化作了工作的动力,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好好做出一些成绩来。
清楚记得第一次报到见到和蔼可亲的申园长和王主任时,心中那份感动和亲切,无比贴心的亲自带我们熟悉幼儿园环境并安排外地教师的落脚处。一进园所“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让我又一次重拾了工作的动力,第一次开会申园长的管理理念深深的打动了自己“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无论是园所的文化和理念还是热情的同事们,全园上下的一种人性的魅力打动着我。
一、书香文化
以前我是很喜欢看各类书的,自从有了小宝宝后,就不再有过多的精力放在书本上了。自从上班相处一段时间,又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氛围,于是决定把读书好习惯赶紧找回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抽出时间来学习。在申园长的带动下,多读书,读好书,并且积极参与各种论文投稿。因为园长对我们的重视和和培养,经常组织我们去学习先进的幼教理论,鼓励我们参加省、市、区的各种考试,增加我们的理论知识,她经常说再省不能省学习,事实上,在我们实际在执教过程中,有先进且扎实的理论支撑,是真正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方针的行动,这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执教水平都有所提高。
二、谦虚收获帮助
申园长不仅在工作上打动我们,她谦卑的态度也影响着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她教导我们要互相学习每个老师的优点,不知不觉来实幼已经三年了,记得有一年的教师节,过的特别有意义,同事们围坐在一起,一起填写一颗爱心树叶,每片树叶代表一位教师,大家互相说优点,互相指正学习。自己也在这种氛围中收获到了帮助和快乐,记得去年我参加区保教能手赛时,我向每一位同事虚心请教,同事们也热情的给予指导和建议,无数次的听课改课,王主任更是深夜还帮我想点子,令我万分感动。“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以谦虚、真诚和好学会收获同伴的友好互助,无论在专业还是人生中都会收获多多。
三、反思成就成长
真正的反思应该具有“心灵转向”的作用,能引发教师的思考并最终促进教育理念的提升,其实,所有教师都是有故事的人。像一次我组织小班公开课“海绵宝宝”是一堂泥工为主的美工活动,在最初的设计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又唱,又说,又看,但孩子学得很累,像是被老师催促着跑到东,跑到西,而每个环节的初衷又无法很好地实现。事后,我反思发现,小班孩子年龄小,表现能力都相对较弱,试图在一次活动的短短十五分钟内,帮助孩子掌握复杂的技能是不太适合的。我就将原本一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变为一段时间内相互交织的活动内容。于是:1、认识海绵宝宝,互相交流自己对海绵宝宝的认识;2、“说一说海绵宝宝的故事”;3、游戏:“寻找海绵宝宝”等活动就产生了。幼儿对于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自然产生了表现动物形象的愿望。此时再进行创作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的习惯让我跳出自我看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准确地发现问题,客观评价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今后,无论外出学习还是自己组织教学活动,我都会勤反思,在反思中成就自己的成长。
转眼间,已在实幼三个春夏秋冬,又送走了一批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成长也见证着我的成长和努力,在申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相信自己也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