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联想与蛋糕之辨随笔

文章 2019-07-21 10:43:47 1个回答   ()人看过

有三则关于鱼的寓言和故事,耐人思索。

一是《庄子》里的涸辙之鲋。鲋鱼困于涸辙,渴求斗升之水,然而路人欲“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鲋鱼忿然道,如此施救,等不及返,自己就进干鱼店了。

另一则也是《庄子》所载:“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还有一则是在纪录片里看到的:千万条马鲛鱼扎堆抱团互相簇拥,形成巨大鱼群,以逃避鲨鱼的攻击。

一沙一世界,何况一条“鱼”,由此,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蛋糕”之辨。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轻重缓急如何厘清?鲋鱼之忿已表达得很明白,再怎么丰沛浩淼的远水,也替代不了鳞腮边的一斛。世上疾苦炎凉,千家万户谁来守夜?人间生老病死,一枝一叶莫不关情。对于各级干部来说,这是心头良知,更是肩上重担。既要留足发展的“种子”,也要共享发展的“蛋糕”;既要满足当下的需求,又要考量子孙的幸福;既要慰藉不断圆梦的渴望,又要保持继续追梦的激情。对此,不仅应有意识和态度的自觉,更要有智慧与能力的自信。

不管时代的天空运转到宇宙的哪一域,相携相持、守望相助永远是人类头顶最闪亮的恒星。在“蛋糕”远不够大的时候,涸泉里那两条不离不弃的鱼,着实令人感动唏嘘。然而相濡以“沫”的悲窘之美感,终究比不上相忘于“江湖”的自在之快乐。俗云家贫万事哀,守着一个“小蛋糕”,再高明的“巧妇”,或许能凭借聪慧和善良,稍稍纾展餐桌边一时的愁眉,但毕竟难以填饱一大家人明天的肚子。分好“蛋糕”是智慧和良心,做大“蛋糕”是能力与责任。

改革不会让所有人一夜之间都分到足够大的“蛋糕”,但凝聚社会共识的改革,必定将郑重回应人们对于“玻璃屋子”里切“蛋糕”的热切企盼。“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在努力把发展的“蛋糕”做大做好乃至做美的同时,执起闪耀着公平正义光辉的改革“餐刀”,才能让每一个为发展倾注了心血与汗水的人们,面带笑容地端起自己应得的一份,真正品尝到劳动的甘美与生活的甜蜜。

在社会的海洋里,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再怎么强大的个人,也不会永远是一条“鲨鱼”。每个人,都可能是纪录片里那群马鲛鱼中的一条。每条“鱼”,都必须融入“鱼群”才能更好地生存和成长。每一条“鱼”,都是“鱼群”发展壮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鱼伴”生存强壮的互助者和共荣者。也正因如此,任一条“鱼”都不会傻到因为自己的体膘稍稍肥壮一些,就置“鱼伴”们因饥弱伤病掉队而罔顾,而是始终维护并保持着集群严整的阵形,与“鱼伴”们并肩同向,一起直面鲨鲸、勇搏风浪,在浩瀚大洋中遨游成长。

面对“蛋糕之辨”,我们已经作出了更精确的抉择。这次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确,如果不能给百姓带来实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改革就将失去意义。民之所忧,政之所系,惟有认真面对苍黎百姓把“蛋糕”做大的焦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把“蛋糕”分好的诉求,改革才能凝聚共识与力量,也必能释放强大动力和活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