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法论文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度最大的内容就是学生对于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包括学生写作的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暂且没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加上生活阅历很浅,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难免会很薄弱。下面,本文就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展开叙述,具体讲解“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阅读理解;写作;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情况,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思维能力也仍然处于发展中的状态,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阅读仅仅依附于表面,不能够深入的理解,写作也常常仅仅是文字的堆积,而没有灵魂。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适当的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读”与“写”相互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价值
所谓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读”促“写”,帮助学生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必定会系统地对文章内容的文字进行分析处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素材的积累。学生经过一系列的阅读,增加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同时,汲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的精华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更灵活的运用语言,创作出具有灵魂的作品,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做到有东西可写,拿到题目之后,文思泉涌。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描写“风景”之类的文章,然后让学生即兴创作写出相关介绍风景的文章,学生必定会对刚才阅读的材料进行筛选分析,选择合适的内容或者是表达方式,然后更好地创作出文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的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透彻地了解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具体内容,然后恰当的引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教学法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以读促写,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以读促写。所谓以读促写就是说,先让学生系统的进行阅读,增加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然后学习了相关的表达方式,激发起学生的灵感,促进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必定会对阅读中积累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阅读所得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避免了文字的堆积,将情感融入到文章中。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阅读一系列内容相关的文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找一系列“描写春夏秋冬”的相关文章,然后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必定会对文中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写作语言进行分析整合,然后一步一步刺激出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描写,这时候,学生必定会对刚才阅读的内容进行学习,然后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二)以写促读
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以写促读,所谓的以写促读就是说先让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必定会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亦或是学生素材的不够,亦或是学生发现自身在情感表达方面,或者是语言运用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利用学生的这些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补充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描写自己最敬爱的一个人,学生在描写的过程中必定会体会到自身在描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出自身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引导学生进行补充阅读,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
在语文教材中,都是一些名人名作,既然成为了教材内容,必定有其优秀之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教材内容发挥出最大效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狼与鹿》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优秀之处,然后让学生以“兔与虎”为题写出文章。总结来说,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写出有灵魂的文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刚.增强小学阶段读写结合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教育,2017(1).
[2]吴明艳.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途径分析.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7(5).
[3]胡萍.小学语文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分析和相关策略.中国教育,2014(1).
[4]张元.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小学教育研究,2017(1).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