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400
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
篇一: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400
近日,哈尔滨市第八中学“与书相遇,做幸福朗读者”读书分享会在学校礼堂举行,以“相遇”为主题词。道外区教育局高职科、宣传部及道外区高中协作体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惺惺相惜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撩动人心的遇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苦苦寻觅之后的遇见。而读书,开启了与人生的一次次“遇见”,阅读,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正是这一次次的遇见让孩子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知识无涯,生命有限。何不用阅读开阔我们的眼界,丰盈我们的心灵呢?同学们,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你有多久没有被一段文字感动了?可能你的发音没有那么标准,可能你的音色没有那么美妙,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愿意,那么,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朗读吧,做一名幸福的朗读者。首先由团委王磊老师带领青年教师和团员学生用诗朗诵的方式回顾哈八中这一年来所开展的读书活动及收获。
读书,可以勉学。成长过程中,多读书、读好书能够促进孩子们精神上的成长,让他们做精神上的巨人。高一五班高一六班的同学们首先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惜时勉学》。
读书,可以养心。正是一次次书中美好的遇见,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加自信,更加笃定。阅读,丰盈了孩子们的心灵。只要拿起书,就一定有收获。高一三班同学们向我们展示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遇见。
读书,可以怡情。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东西,它具有强大的魔力。它能使冰雪融化,让时间万物复苏;它能使春寒消失,让阳光普照大地。随着人生的一声啼哭,我们便开始了这一生最真挚的遇见,母爱无微不至,父爱严肃而又伟大。高一八班和高一四班向我们展示了《合欢树》中那浓浓的母爱,《背影》中质朴的父爱,还有人生中那些容易视而不见的小幸福。 读书,可以启智。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有的是教给我们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指点我们人生的智者。当人生遭遇挫折,当学业陷入低谷,我们是多么渴望有那样一位导师,能够带领我们走出迷茫。而书籍,就是我们的老师,不信,你瞧,高一一班和高一二班的同学们便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他们的导师——俞敏洪。
读书,可以明志。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诗词正如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词可以飞跃时间的长河,拨动读者的心。与诗词相遇,如欣赏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如饮一壶绝世的佳酿,带给人醉人的芳香。诗词中,有缠绵悱恻的离愁,有酾酒临江的豪情,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高一七班同学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最后,张静副校长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她首先与孩子们分享了两个她自己与书相遇的真实的故事,接着又跟大家分享了阅读的意义。她说:阅读就是在你生命的春天里头不断地去播种,然后让你这棵树郁郁葱葱。你所读的每一本书,你所花在阅读上的每一秒,都如同注入长江黄河的每股娟娟细流,不断汇聚,不断壮大,让长江成为长江,让黄河成为黄河。孩子们,请相信阅读的力量吧,它不仅带给你诗和远方,还会使我们每一个人和我们的民族有气质,更会让我们和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
与书相遇,我们遇到了美好;与书相伴,幸福与我们相随;与书为友,我们一定会遇到更好的自己。“与书相遇,做幸福朗读者”读书分享活动只是哈尔滨市第八中学开启阅读里程的前奏,今后哈尔滨市第八中学还要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用书香浸润心灵,用阅读丰盈人生。
篇二: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400
毕飞宇与"爱"和解 独特解读亲情打动网友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无论外面如何变幻,都始终不会拒绝自己的归宿。然而对于毕飞宇来说,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漂泊。
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毕飞宇有着远超普通人的敏感内心。节目中,毕飞宇坦言由于父母不断调换工作和父系长辈缺失的缘故,自己从小就有种"没有根"的感觉。以至于后来,毕飞宇还曾和父亲商量,说:"你行行好,必须给我们做儿孙的有一个跪的地方。"这种看似独特的想法其实代表着一种大众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思维,令不少网友感叹:"其实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知道落叶归根,这种“没有根”的感觉该有多孤独。"
而父亲的个性同样影响着毕飞宇。由于对工作生活的失望,毕飞宇的父亲平时沉默寡言,面对毕飞宇也无话可说。这种疏离感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后来父子俩第一次亲密接触甚至令毕飞宇感到"煎熬"。好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现在,毕飞宇已经学会了向父亲表达爱意,节目中他就为父亲朗读了自己写的小说《推拿》中的选段。毕飞宇说:"爱的习惯需要好几代人一点点建立。"这种独特的亲情解读为观众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少观众在看过节目后深受触动,直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父亲,总是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这种现象应该改改了。"
篇三: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400
上周六,《朗读者》播出第八期,在这期以“勇气”为主题的节目里,影视演员江一燕向董卿及观众讲述了“老师”一词给自己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及自己对它理解的深刻含义,并在现场深情朗读陈忠实先生的经典文章《晶莹的泪珠》,向祖国的每一位园丁致敬。周日晚,江一燕接受了记者的微信群采访,她对自己的恩师表达了厚重的感激,并分享了她在支教过程中的那些珍贵记忆。
十年来坚持做公益支教事业,是什么在推动着她?江一燕说:“其实也有很多人都在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不应该被过度地去关注。因此也拒绝过很多的节目和访问。但是这次参加《朗读者》其实我是更想让大家知道我的老师。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好的老师或者好的长者、伴侣,能帮助他建立一个正面的人格。成长到今天,我想也是跟我的这些恩师有关。真的特别想去通过这个节目去感谢很多为人师表的老师。”而说起支教过程中的收获,江一燕表示,这一路上收获非常多,“因为我也在这个过程当中继续长大。在孩子们身上,我得到很多的勇气和鼓励,然后充满力量地回到城市面对我的工作,面对困境。当孩子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会像一个妈妈,变得无比地勇敢,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他们。所以这之间我觉得这种影响都是相互的。”
江一燕还讲了一件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其实第一年在山区拍戏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经常来看我拍戏,也是很开心很开朗的一个小孩儿。后来有一个村民无意告诉我那小孩是个孤儿。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个小孩儿那种很悲伤,很落寞的神情,转身就跑掉了。我发现大山里的孤儿心里面真的很自卑,很伤感。那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说,永远会有人在爱你们,即使你没有爸爸妈妈。”江一燕说,“我作为一个陌生人进入山区,我可以让他们觉得他们不是孤独的,尤其当他们在学习,在奋斗,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希望能够给他们一种信念,一颗我心里曾经也有过的小种子,因为我知道那种爱,那种温暖,它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江一燕表示,她希望将来可以创作一些关于支教题材的电影,包括一些教师题材的,志愿者题材的电影。如果有乡村老师的角色邀请她,她也愿意出演,“那我就是本色演出了。”江一燕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