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勇士观后感200字

文章 2019-07-21 07:41:39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

篇一:长征勇士观后感200字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而我今晚所看到的勇士们,更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我看到了,一群坚守命令、视死如归的红战士一路披星戴月就雨水嚼生米、边跑边用餐在彼时山路崎岖的环境下“奔”到了泸定桥。

240里路,一昼一夜不停歇,只为抓住远方的希望。影片浓墨重彩地强调“红军精神”、“信仰”,还原了历史本真,完整反映夺取泸定桥的过程,给观众带来了超棒的试听体验。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无不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当下缺失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价值观,所以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与火的岁月中勇士们的慷慨悲歌和他们所书写的伟大事迹。

篇二:长征勇士观后感200字

今天看了电影《勇士》,拍的是红军当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小学课本中有飞夺泸定桥的课文,然而文字的描述总归是苍白,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才让我意识到,那是红军战士的艰辛与不易。

我看见在这条长征路上,有战士上一刻还在逗弄着林间的动物,下一秒却被子弹击中,有战士一夜疾行二百四十里,在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再没了声息,有战士顶着炮火,用生命为泸定桥铺上桥板。用生命铺成泸定桥,用鲜血染成长征路!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穿插片中的特别处理过的路,那时铺满了红色的路,斑驳的红色,是战士们的鲜血与生命染成的,我看着看着鼻子就有点酸,心里特难受。

我记得穿插影片整体的是行军路上,那写在背囊后面的词语,“理想”“红军”“生命”“勇敢”,一字字一句句,回荡在长征路上,不仅仅是识字的话语,更是红军战士,那些伟大的勇士们不屈的信念和理想!

篇三:长征勇士观后感200字

对于红色电影的印象似乎一直停留在黑白色的地道战,看够了近些年抗日雷剧,没有抱多少期待,BUT……真真现实版的反转剧!细致的特写镜头,宽阔的大景,远近交替的切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加之变化的背景音乐,催人泪下的情节,着实让人感叹不已!革命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以顽强毅力创造神奇,以不朽精神激励后人。倘若你在困惑中找不见自己,就请看看先辈如何在饥寒交迫中树立心中的旗帜吧!

篇四:长征勇士观后感200字

红四军强渡大渡河,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以血肉之躯匍匐前行在根根铁索之上,飞夺泸定桥,这是红军革命路上重要的一段征程,也是人类行军史上的一个奇迹。长征80周年之际,《勇士》这部影片为我们详细描述了这次胜利背后的汗水与鲜血。

革命的道路是艰辛的,是有代价的,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每一位勇士为了最终的胜利所付出的生命。行军路上,短暂的安逸让我们忘却了这是战争时期,但紧跟着便会有密集的炮火告诉我们红军仍然身处险境。

当每一颗子弹穿破某位红四军的皮肤时,我们的内心仿佛被紧紧地揪住,这就是战争无情的力量,但每一位革命先辈们从不畏惧,他们意志坚定,充满信念,为了命令,为了胜利,他们前赴后继,顽强抵抗。最终,一双草鞋,跑过了240公里;几个铁脸盆,抗过了国民军千万子弹。

这部影片非常有意义,他不光刻画整个战斗过程的艰难,也告诉了我们红军的可贵精神,坚持理想。官民一致,不求军饷,越是领导干部,越是冲在第一线,所有人都会被这样的冲劲感染,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谱写革命最美丽的篇章。不忘历史,奋斗当下,开创未来,长征过去八十年,我们年轻的一辈仍然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篇五:长征勇士观后感200字

240里路,是用艰辛和智慧走完的。所有勇士一路上被敌人围追堵截,但他们心中始终坚持着一种信念:“跑完二百四,拿下泸定桥!”这种信念就是勇士精神。

攀爬铁索桥的艰险是这部影片中最具看点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桥段之一,很多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都掉下了眼泪:生死关头勇士们的刚烈与机智一步一步的击退了敌人的攻击力,那个不幸被炮弹击中的勇士在掉进大渡河的瞬间,时间都凝固了……活生生的死的代价换来的今日美好的生活,足以令人感动泪流。这个勇士用牺牲告诉人们,胜利是需要牺牲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