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并不是仅仅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习自己动手动脑,真正吸收知识。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没有压力、束缚的条件下,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文化或者技能,就是自主学习的表现。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后续学习的效率和学习习惯有一定影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在学习中常常体现出活泼好动的特性,很难静下心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取一些措施约束学生,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导致他们后续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对当前阶段的学习效果有影响,还会影响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因此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越早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对后续学习的帮助就越明显。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为他们后续学习带来很大帮助。
二、小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但是目前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小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是6岁到12岁左右,好奇心、求知欲很强,有很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教师对其的约束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并不多,以语文、英语和数学为主,语文主要是教授生字生词及简单的语句、段落等;英语是培养简单的交流能力;数学则是初步了解几何知识和四则运算的知识。小学阶段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但并不全是理论知识灌输,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习惯。
目前,小学阶段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教学模式单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但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考试内容也基本都是教学内容为主,教师仅仅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教学枯燥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课堂教学缺少沟通交流。以数学教学为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就显得比较枯燥,再加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应有的沟通交流,就愈发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眼神中看出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一定的沟通交流将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教学观念滞后。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与课堂互动,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不正确,很难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知识和技能积累,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对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说的和做的都是正确的,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认识学习的重要作用, 进而培养学习主动性,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父亲与鸟》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可以先问学生家中养了什么宠物,宠物的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以引入教学,然后再切入到课文教学中。这样,教学活动开始就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觉融入到教学中。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做好针对性指导,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还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一般的学习方法包括预习、学习教材、听课、练习、复习和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小学语文《春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课堂上让学生讲述自己春游时看到的景色,也可以让学生带自己春游的照片,或者讲述自己春游的事情,接下来让学生读课文,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与学的转换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