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故事催人泪下母爱
世界因母爱而充满温暖与真情,母爱不需要条件,不需要苛求,它是每位母亲内心自然所散发出来的。
催人泪下母爱故事(一)
在湖北省西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个贫困的家庭,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当一张张奖状覆盖满斑驳脱落的土墙时,儿子也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但母亲却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无法劳动了。当时的中学,学生每月都需要给学校食堂交30斤米。儿子知道,母亲是拿不出这30斤米的。就悄悄地告诉母亲:“娘,我不想去上学了,想在家帮你干活。”
母亲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一定要读的。放心吧,娘既然生你,就要想办法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过去。”
儿子很固执,坚决要留在家里,母亲无奈,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落在儿子的脸上。这是儿子第一次挨打,儿子顺从了母亲。
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来到学校食堂门前,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收米的熊师傅打开米袋,眉头紧锁地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这些米里有早稻、晚稻,有还有碎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时母亲涨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就收了。
第二个月初,又出现了上面的一幕,但熊师傅还是把米收下了。第三个月初,母亲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就气愤地说:“这米你是怎样背来的,你还怎样背回去!”
母亲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大师傅,我跟你说实话吧,这米,是我……是我乞讨……讨来的。”熊师傅眼睛睁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
母亲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变形的腿,腿已肿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眼泪,说:“我得了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别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了会伤他的自尊心。每天早上,就怀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10里以外的村子去乞讨,然后挨到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放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
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热泪盈眶。她扶起老人家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为你家捐款。”母亲慌忙摆着手说:“别……别……千万别这样!如果我儿子知道娘是乞讨供他上学,他在学校多没脸面啊!那会影响他读书的。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三年后,儿子靠上了清华大学。
欢送毕业生那天,校长特意将这个优秀的毕业生请上主席台。令人奇怪的是,主席台中间还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米袋。
此时,熊师傅上台讲述母亲乞讨供儿子上学的故事。熊师傅讲得潸然泪下,台下鸦雀无声。
这时,校长指着三只袋子,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界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就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台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于是,人间最动人的一幕亲情剧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儿子猛扑上前,搂住母亲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台上台下,一个个泪流满面。
催人泪下母爱故事(二)
我多么希望我没有打开那个破旧的松木箱子啊!因为在它的里面,有一个外面包着一层小棉被的盒子,这个盒子对我来说简直是太熟悉了,盒子的上面用铅笔写着“采用信”。如今,盒子上依旧残留着妈妈平素最喜欢佩戴的玫瑰的芳香,那香味虽然已经很微弱了,但是却仍旧那么清新,那么怡人。我凝视着这个盛放着妈妈作品的盒子,那如烟的往事有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无尽的悲伤则像浓雾一样弥漫了我整个身心。她那成为一位作家的美好梦想最终也没能够变成现实。
早在20年前,我就第一个知道妈妈非常地想成为一位作家。记得有一天,她坐在厨房里的餐桌旁,伏案疾书,她正在写她刚刚卖掉的那匹心爱的马儿和那幅年代久远的古画这件事,她一边写着,一边揩着顺着脸颊悄悄地流淌下来的泪水。那时,我们已经没有钱付房租了。
妈妈并没有把她的这篇文章投到任何一家报刊去,但是,就在那天之后,我发现妈妈的眼睛里又闪烁着一种新的神采。“孩子们,”她对我们说,“你们的妈妈将会成为一位作家的。我感到上帝想让我今后写些小说,写些能够鼓舞别人的士气、振奋别人的精神的小说。”
于是,她买来稿纸和文具,并且订制了名片,上面印着她的姓名、家庭地址以及“作家和讲师”的字样。她说,认真而又正确地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附信看起来非常适当和有礼貌的话,那么编辑就有可能会读她的作品。
接着,她把地下室的一个角落清理干净,把一扇门搭在两个文件柜上当做书桌,又从爷爷那里借来一台打字机。但是,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放在她的书桌上文具旁边的一个盒子,无论是打开还是关闭,也无论拿起或者放下,她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盒子的外面包着一层点缀着蓝色的小勿忘我花的米色的小棉被,她用一条淡蓝色的缎带把它紧紧地系了起来,并且还充满自信地写上“采用信”几个字。我想她一定从来没有想到过她可能会被一些编辑拒绝,而且还会收到一些退稿。
就这样,妈妈开始收集素材,并且还买了一本《作家指南》,正式开始了她的写作。但是,就在她即将完成她的第一篇文章之前,爸爸离开了我们。猛然之间,妈妈陷入了困境,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和养育孩子的重任。她总是抽出时间来写一些鼓励我们的便条,塞在我们的午餐盒里或者是放在我们的衣兜里——这样一来,她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创作她的小说了。虽然如此,妈妈却对我们说:“亲爱的,别为妈妈担心。上帝既然给了我这个梦,那么他就一定会关照它的。”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