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中的心理学作文

文章 2019-07-20 21:08:03 1个回答   ()人看过

1.过度学习效应,过度学习效应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意为在学习中刚好达到完全正确反映时(100%学习),再巩固强化的学习。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比较重要且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已达到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再追加40%-50%的时间进行强化学习。尽管会在前期落后于100%学习,但是过度学习能够使基础知识更加熟练和扎实,对之后的逆转学习也就是考点的理解与迁移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过度学习亦有度:一般说来,过度学习以程度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消极效应[2]。

2. 感觉器官记忆,生物学信息可以通过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记忆系统,视觉听觉对于生物学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图像记忆,因为生物学有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更多的视觉信息。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图像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根据这些特点,生物知识识记的基本方法就是对内在有逻辑联系的材料进行理解和记忆,对机械性的材料要加工成某种内在联系进行强记。那么图像及表格便可以在比较、系统、简化、规律的层面上达到我们的目的要求。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中,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部分,书中对生物的变异类型做了精细的描述,但是,很多学生却经常在对此处进行记忆时出现变异类型分类上的混乱,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将生物的变异类型归纳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图像:

再如“必修”3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节,教材为了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规律,提供了三个图像,教师如果能将这三幅图像整理总结成一幅归纳性更强的图像,将更方便学生进行记忆。

(二)强调理解运用的知识

生物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3]。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学理解性知识。在理解教材编订者思路意图后,将其适当揭示给学生。比如对于大多数人并不在意的教材目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其了解全书的体系结构,把握教材“灵魂主线”,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减轻记忆负担。解题教学中,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泄露”给学生。课前不备解题方法,与学生一同进入解题思维,让学生直接看到解题的原始思维过程,从而对学生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二、非智力教育

非智力教育指对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据沈德力观点,非智力因素是指除去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完成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柱(包括适当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学习和工作兴趣、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的优良性格等)”。智力高者未必智慧高,这说明除去思维方式的限制外,智慧还受到价值观、利益观、人生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主要支持。此外,大量事实表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智力与非智力这两类因素的互动过程,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随着年龄增长,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日趋突出[4]。以生为本,以内为本,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唯一中心,尤其重视学生人格发展。运用“皮格马列翁”效应,实施激励教育,让自己的期望对学生产生自信心,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和学生谈话时,经常使用“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你可以做到”等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受到鼓励;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及时追问补充让学生感到老师重视他的回答进展,这样来达到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提问与有效倾听。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担当朋友、心理艺术家、心理医生、心灵导师等其他角色,要在了解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于教学过程中,不当只教手艺的工匠,不作只影响头脑的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影响精神、灵魂等潜意识观念层次的导师[5] 。

[高中生物中的心理学作文]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上一页:解说骗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