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塬情》读后感日记

文章 2019-07-20 21:06:27 1个回答   ()人看过

今天立冬,《陇塬情》读后感。阴天。

铸钢车间为赴陇40周年特别制作了一本《陇塬情》画册,有幸得到一本。清早畏在床上翻看,感觉是一种享受。画册图文并茂。翻开画册,每一张面孔都是那样的熟悉亲切,每一幅画面都是那样的亲近感人,很快就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这栩栩如生的画册之中!铸钢车间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虽是学工、却有文采;虽是工人、却是诗人,真是文采武略各领风骚,看了真是令人折服。画册中的许多文章我都非常喜欢,每每都是看了几遍还舍不得释手,象申秀云的《陇西记忆之沈阳北站》、《思念》;李居壮的《那窗口的灯光》;崔雅琴的《夜行》;刘世勋的《陇西拾零(三篇)》;王维娟的《那年我十六岁》;赵春丽的《特殊的友谊》;吴燕生的《我和肖鹏在沈阳》;林经华的《铸钢的大家庭与我们的小家庭》;王宝林的《以三线的名义》;还有两篇不知名字,好像是我们的孩子写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这是一个真是的故事》,以及赫崇民写的《给我们的孩子》。等等这些文章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在陇西生活的原貌,文章源于生活,经过作者的原创又高于生活,使人想看、爱看、耐人寻味。

我们是70年代祖国大西北建设事业的“开拓者”;因为我们的青春献给了西北的“三线”建设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业,所以,我们无愧于这个称号。尽管文章的切入点有所不同,但都直入胸臆,把当代的壮丽融入在字里行间。开拓事业、创造生活,使我们一生为之奋斗;记录历史、传承事业,也是我们的责任。历史会鉴证我们所开拓的事业,后代人的继承也会对我们竖然起敬。我要向我们开创的事业敬礼,为记录历史的激扬文字高歌。不知不觉,这本画册把我的腿都给压麻木了。好沉重的一本画册啊!它的印刷、装裱太精美了。(见图)看来,为我们制作画册的人也受到了它精髓的感染。40年前我们虽然姓氏不同,可命运把我们聚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特殊家庭”。上学的时侯,吃、住在一起,劳动、学习在一起;学校生活刚一结束,我们又一同告别父母、兄弟、姐妹,一同奔向异地他乡甘肃——陇西,读后感《《陇塬情》读后感》。一生的大半都是在同学互相关照之下度过的,大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是这种特殊的关系,当自己两鬓斑白时,还是牵挂着你、我、她。在生活中很多人会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应追求物资享受,却根本无法理解旁人还可以存在另一种追求,这是常人,比较普遍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在我们的校友会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有所表现。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人生需要多元素,在我们的人生价值方面,不应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倾向。我们这个民族,有过屈原幽怨深邃的追求,有过荆轲那种苍凉侠义的英雄,有过李白那种直抵云霄的豪情;我们虽然比不了他们,但是,我们可以自我地创造生活,去追求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不能芸芸众生消极地去看待今天校友会的活动,要知道,人生中消极的因素过多,就会使你的灵魂脆弱,生活中的攀比总是很容易使人厌倦和疲累,到最后总是会把自己的生活演绎成一场盲目的人生苦旅。快乐不是来自对财富的积累多少,快乐来自人们对财富的满足感。大家都把甘肃陇西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大家都有同样的一种感受。对家乡的眷恋与向往是一种悔之不倦的情感,把这段情感常常记起,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很好素材;有了它会使你的生活长过常新,使你的一生,以至于你的后代的生活都会有一种常新。让我们珍惜这段人生宝贵的时光,大家共同努力让他长在常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