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赞美母爱的故事

文章 2019-07-20 16:38:05 1个回答   ()人看过

母爱是我们的好老师,她教我们明辨是非,学会生活。无私的母爱,我们永恒的一切。

古人赞美母爱的故事1:

德国大作家歌德所拥有的敏感和想象力,得归功于她的母亲——温柔而快乐的卡特琳娜·伊丽莎白。作为长子兼独子(他的兄弟都夭折了),他深得这位年轻妇人的宠爱。由于自小身体虚弱,他需要悉心的照料,这就避开了父亲的严厉管教。

母子两人分享着难以言说的温情时刻。竖起耳朵倾听母亲讲述骑士故事时的狂喜,手牵手体验戏剧的激动,自然无邪的快乐……这就是他的甜蜜的童年时光。

当他的青春期来临时,另一种形式的同谋关系又将母子连为一体。19岁时,这个年轻小伙子生了病。他不得不中断法律学业,回到故乡疗养身体。与过 去蜷缩在母亲的裙下,和她一起虚构着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一样,在其处于这一有着重大问题并发生着种种变化的年龄段,他也呆在了母亲的身边。当时,卡特琳 娜·伊丽莎白引导他的人生路程,走向虔诚派修会(虔诚派修会17世纪末植根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虔诚主义作为对路德宗教义的反动,鼓吹受苦在皈依过程 中的必要性。处于康复中的歌德,在母亲的陪伴下,在这个甜美的神秘主义的圈子内作了一次小小的浏览。

身体康复了,他不能再滞留家中。他离开时,自身已发生了转变。可以确定的是,个体高于群体,情感高于理性,个人经验高于被灌输的真理,自我实现成就于苦难之中--他后来的浪漫主义的全部资源即在于此。

母亲的形象很快出现在了那部几乎给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深受那不可能成功的爱情的折磨,在自杀中找到了自我了结——自我救赎之道。

母亲对儿子的作品非常满意。从儿子发出第一声啼哭的那一刻起,她就从未怀疑他将是个天才。

几十年后,在母爱故事第二部,亦即哥德去世那年所完成的最后的作品里,卡特琳娜·伊丽莎白的形象再次闪现。当听到梅非斯特吐出“母亲”这个词时,浮士德情绪激动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字眼?听了叫我心惊!”

古人赞美母爱的故事2:

2010年5月9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的广播中,我听到了两位母亲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讲述一位母亲如何帮助儿子克服网瘾的。儿子15岁,正是叛逆的年龄,学习原本不错,可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就开始疯狂地泡网吧,整夜不回家,成绩也一落千丈。为了让孩子戒掉网瘾,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但仍没效果。

儿子怎么就那么喜欢网络游戏呢?她想不通。也骂过,也打过,有时想放弃吧,可她不甘心。

有一天,她去学校接孩子,老师说:“你不用接了,你儿子废了。”

第二天,她去学校接孩子,老师又说:“不用接了,你儿子废了。”

第三天,老师在学校见了她,还是那句话:“以后别来接你儿子了,他已经废了。”

老师的话让她心里特别难过,儿子难道真的就废了吗?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流泪。那一刻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儿子的网瘾戒了。

但是,她又无计可施。

后来,她听说有一位教育专家来本市开讲座,谈如何教育孩子,门票60元钱。尽管家中并不富裕,可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那次讲座,她听得特别认真,把专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并且在讲座结束后,亲自找到专家,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根据她儿子的情况,专家给她提供了一套治疗网瘾的方案。

什么方案?就是以后儿子再打游戏时,她就坐在网吧门口等着,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到了午饭时间,她就去买饭递给儿子,让他吃了继续玩。那是冬天,外面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她就坐在那里等儿子。晚上儿子出来了,当他看见妈妈冻得脸色发青、嘴唇发白、头发眉毛上都结了厚厚的冰花时,儿子哭了。他说:“妈,以后我再也不玩游戏了!”

儿子说到做到,在中考前一个半月,他戒掉了网瘾,开始全心投入学习。结果中考他取得了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绩,被市重点高中免费录取。

整个学校都震惊了,大家不明白一个“已经废了”的孩子是如何成功的。这件事只有母亲心里最清楚。

第二个母亲很不幸,她结婚后的三年没怀孕,后来去医院检查得知患有不孕症。她经丈夫同意,从孤儿院里收养了一个孩子。孩子的到来并没给家庭带来欢笑,因为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孩子是脑瘫儿。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孩子治病,仍没有好转。

丈夫给她提出两个条件:要么放弃治疗把孩子丢了,要么离婚。她不恨丈夫,她理解他的心情,但她不忍心把孩子丢了呀,那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尽管有残疾,她也不舍得。于是,在她27岁那年,他们离婚了,她独自带着一个一岁多的脑瘫儿子生活。

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亲戚朋友的钱该借的都借了,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医生,她都要带着孩子去治疗;听说什么偏方有效,她都要去尝试。她没有房子,没有工作,全靠一点低保金生活,欠外债十几万元。

每天夜晚,她都要给孩子全身按摩。孩子身上疼呀,她边按,孩子边哭,她也跟着哭。

孩子问:“妈妈,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吗?”

她说:“儿子,你和别的孩子一样。”

孩子又问:“我能站地上走路吗?”

她说:“能,一定能!”

可是,等孩子能站地上走路,一等就是8年。如今,孩子已经19岁了,病也基本上痊愈了,看上去与别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并且长得还很帅气,高个子,很阳光。

孩子也很知道感恩,他每月能挣1000块钱,他要给母亲900元,他自己留100元。

记者问这位母亲:“这么多年你把一个脑瘫患儿抚养成人并且治愈,你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奇迹?”

这位母亲回答:“我觉得这不是奇迹,母爱也不是什么奇迹,我就是倾注自己的一切,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说奇迹,那太伟大了,其实母爱就在点点滴滴里,都是应该的。”

母爱不是奇迹,母爱就是母爱,它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那么坚韧、持久,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它如水,润物无声;它如歌,余音绕梁;它似光,照亮迷途的孩子;它似火,既有柔情和热烈,又给世界明亮和希望。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她就像一粒坚实的种子,执著地生长着,怀着恒久的信念和爱,为孩子遮风挡雨,即使让她奉献出生命来拯救孩子,她也毫无怨言。

古人赞美母爱的故事3:

“我满怀敬意和爱意地感谢一直给我以仁慈和爱的母亲。在我年轻的时候,人们说我是个好儿子。有这样一位堪称模范的忠实的母亲,怎么会不成为一个好儿子!”在一份日期注明为1860年的遗嘱中,弗朗茨·李斯特这样写道。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1811年10月22日。五岁时,他就显出了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经常看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其父亚当·李斯特也是个不错的音乐家,他决定孤注一掷,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带着儿子去了维也纳,找一个配得上其才华的老师。母亲安娜拿出了自己的嫁奁,为这次冒险提供了经济资助。

九岁时,弗朗茨举行了他的第一场音乐会。两年后,他成为奥地利首都的宠儿。再过两年,他征服了巴黎。他父亲领着他跑遍了欧洲,举行了一场又一场 音乐会。不料,在弗朗茨16岁时,父亲忽然死在他的怀中。安娜急忙赶到巴黎,为的是给少年弗朗茨一个家。从此以后,母子间的共同生活才真正开始。但儿子继 续投身于音乐会和巡回演出。母亲终日在家默默等待,等儿子在数日、数月、数年之后归来。从弗朗茨和玛丽相爱,直到他们的爱情消退,她一直都在那里。她照看 他们的三个孩子,布兰迪娜、科斯玛和达尼埃尔,保护他们免遭可怕的母亲的伤害。安娜将一腔未曾用完的母爱重又倾注到她的孙辈身上,鼓励这两女一男崇拜他们 的父亲,鼓励他们与他大量通信,收集这位远方伟人的信件、胸像和肖像。她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