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人生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我们为你带来对联人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对联人生篇一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常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启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掌握本领是无止境的,决不能轻易言满。这是因为,整个世界是无限的,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无数事实证明,知识永无止境。即使再退一步,如果当时掌握了某个方面的“绝对真理”,他的这项知识就满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在某一时刻是真理,而在其他时候也许就不再是真理了。我们应该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续向着更大目标前进,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更多的成绩。
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忙得没功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也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联人生篇二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曾写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把学书法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道理讲透了: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写的这副自勉的对联,联语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说明了“学习贵在有恒”的道理。“一曝十寒”,典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毛泽东此联源出于明代胡胥仁。胡胥仁的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联的上联告诉人们,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用不着起早贪黑打疲劳战;下联仍然讲的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角度有变,是从反面说明"无恒"的危害,"一日曝十日寒"即平时所说的犯"冷热病"。这副对联从一正一反的角度,着重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要持之以恒。其实,我们干任何一项事业,都应该有恒心。
我们要学习书法、就要做好长期临帖的准备,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临几个字,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临,那么书法怎么能写好呢?临帖、练字的能否有成效,这也是最关键因素之一。例如一位同学,对于学书法很是随便,临帖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能学到学好书法才怪呢。
对联人生篇三
近日读到一副对联,功力深厚,堪称2017 “神联”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不得不说,这副对联很有深度。
“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字。
是啊,水无两点难结冰,一撇一捺才是人!
“人” 字两笔:
一笔写得到,一笔写失去。
人生在世,没有永久的得到,也不会永远失去。得失总是相伴而行的。你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得失之间,莫要太过计较。
一笔写过去,一笔写将来。
仿佛就是一眨眼,人生已过半。前方是向往的将来,回首是昨天的记忆,而今天就在脚下。昨天已回不去,明天依然未知,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
一笔写快乐,一笔写忧愁。
有快乐就会有忧愁,两者是相对的。忧愁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不会遗憾在这世上走一遭。
一笔写自己,一笔写爱人。
一生之中,若遇到一人携手白头,是件多么温暖而美好的事情。感情之所以被歌颂,就是因为它的不容易得到,如果你已有幸得到,且行且珍惜。
一笔写顺境,一笔写逆境。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路,也没有满布荆棘的人生路,有逆境就会有顺境。只有咬牙坚持了,才能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笔写朋友,一笔写对手。
人生难得有好友,人生也难得有对手。有时候对手才是最了解你的那个人,不要抱怨对手的强大,因为只有强大的对手才能让你更强大。
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
很多事情是你坚持之后得到的,苦尽甘来的会让你更懂得珍惜。但是你也要明白有些事情却是无结果的,努力过就够了,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凡世间之事,撇开一些利益纠结就不苦了;看方寸之间,能按捺住情绪才是人生大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