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津剑桥的作文
牛津和剑桥,是世界顶级学府,天下不知多少学子曾对其翘首却未能企及。对我来说,这里更是想都不曾想过的另一个世界。
来到英国后,虽然有机会漫步在两座大学城中,可眼前的一切仍然是那么遥不可及。
读读这组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吧:牛津,孕育过4个国王、4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5个英国首相;剑桥,走出了13位英国首相、9位坎特伯雷大主教、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不计其数的科学家等等。
那天,时雨时晴,我们驱车到牛津。初到此地,事先对牛津的停车困难估计不足,因此,每一处都只能匆匆看过。
牛津(Oxford),“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大概早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常用牛拉车涉水而过,因而取名牛津。
牛津城,即为牛津大学城,29所学院散落在城中各处。街道两旁,鳞次节比地矗立着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的古堡式建筑,令整个牛津城充溢着古朴、凝重而又低敛的气息,再浮躁的人走在这里也会平添几分深沉。
雨中的牛津更别有一番韵味。走在雨中,时有雨雾模糊双眼,雨水清晰地从古堡的屋檐下滴落,眼前一座座古老的学院和教堂,让人仿佛行走在梦中,恍如隔世。
到了牛津,就一定要去剑桥。这一对名城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密不可分的瓜葛。
12世纪之前,英国人多渡海去巴黎求学。12世纪中叶,英法两国对立,英国学生从法国归来,在国王的支持下来到牛津办学。但是,牛津大学并不安宁,学生与市民因各种理念的纷争而发生冲突,一次次的冲突不断升级,从吵架到斗殴,一些鲜活的生命也不断的在斗殴中陨没。因此,一批牛津师生拂袖而去,来到牛津东边的小镇,并在那里继续教与学。在牛津大学成立了40年多后,1209年,剑桥大学正式。多少年后,一位剑桥校友在美国创办了一所大学叫哈佛。
正如余秋雨在童话牛津一篇文章里所说:“牛津,这个朴素的意译名语,正巧表明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渡口,一切存在,只为了彼岸。”
对中国人来说,徐志摩让我们对剑桥亲近了许多,因了那首《再别康桥》,更让我们对剑桥多了些许浪漫的向往。
剑桥旧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英文Cambridge发音“坎布里奇”,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
来到剑桥,当然要去游剑河、走剑桥。从停车场到那条河,要穿过城中商业区,走在其中,人群如潮,丝毫不觉身入学府。
街头巷尾,游人如织;各个学院门前,或大门紧闭不开放,或数百人排着长队等待进入。眼前晃来晃去的人影,将诺大的剑桥城填充的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余地,让你可以放入关于这里的一丁点儿的想像。于是,我俩或远远观望,或驻足留影,徒劳无益地保持着一份出离游人的状态。
剑桥大学城中有三十多所学院,学院的建筑风格各异,多为中世纪的古老建筑。而那大片的草地、苍翠的林荫以及亦静亦动的剑河,则以一种生命的滋润与新鲜,映衬着剑桥城那座座苍茫的建筑,令整个剑桥散发着明快又现代的气息。
散漫中,我们来到河边一个写有private parking的小院,在这里暂时绕开喧闹,感受这座学府应有的宁静。
《林徽因传》描写了徐志摩与林徽因相会剑河的一段场景:当他们踩着泼洒下来的月光和雾,静静地在康河岸边漫步时,徽因耳边响起了波浪一样的话语:“徽因,在这样的时候,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她微笑不语,伸手摘下一片柳叶,轻轻地衔在嘴上。
而今的剑桥,若想感受到这一份浪漫,想必你也只有待月光洒向剑桥之时了。
看着克莱尔桥上拥挤的人群,我不知徐志摩身处今时的剑桥,是否还会有那般美妙的想像?
不知不觉中,我们将三个多小时的光阴缠绕在剑桥的街头巷尾、河畔桥头,挥洒在林荫绿地之中。很想如徐志摩般“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也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只是,为了安全驶回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选择告别康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一丝未能尽兴的遗憾,作为再来剑桥的理由。
[关于牛津剑桥的作文]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