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的经典散文
一生中总有一种陪伴,会不离不弃。感谢一直热爱着读书,一直钟爱着文学。
对于读书的热爱,早在幼年就已经开始。那时,因为母亲非常节俭,更因为父亲赚钱特别辛苦。家里从未订购过书刊、杂志。喜欢读书,只好自己想办法。上小学的时候,常常去大姨家玩耍,有大哥、二哥、姐姐从小与我为伴。他们三个人的书是放在一个书柜里的,加起来很多很多。那么多的书让我好羡慕。姐姐比我大三岁,她在学校订购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姐姐看完一册,我看一册。我常常自己翻找书柜里的书,最后实在喜欢,就借回家里看。时间一长,就舍不得还回去了,把她们藏在一个隐秘的角落,珍藏起来,据为己有。由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理直气壮,反正只是一本书嘛!姐姐已经读完,不还也没有关系。
后来竟把这个理直气壮的借口沿用到初中。那时,同桌的爸爸是在邮局工作,他除了《少年文艺》还有很多新鲜的书刊,让我对他充满了无比的羡慕,对他那些好看的书也极为眼馋。我常常与他套近乎,央求他把书借给我看看,他也爽快答应我,借的次数多了,有些还是舍不得还,有些好的文章或者感人片段,抄写在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上面。那个扉页上写着“1992年”的笔记本上面,摘抄了很多少年时代喜欢的文字,跟随我至今,依然保留在我的床头柜里。记录着那些快乐或者忧伤的少年时光。记录着一个少年对文学真诚的热爱与执着,对文学殿堂无限的向往与迷恋。直到上高中,我才可以自己买一些书看,无意中发现家里竟积攒了许多好看的书。其实真正都不属于我,都是我偷来的。
尽管我同时喜欢着文学,也喜欢着美术和音乐。最终选择学习美术专业,去呼和浩特的艺术学院学习画画,但对于读书的热情从未改变,没有放弃,依然忠贞地热爱。那时候可以在校园门口的地摊上,花一元钱买旧杂志,最喜欢看的是《青年文摘》,然后看过以后再以5毛钱的价格卖给地摊。画画与阅读,不知是读书陪伴了画画,还是画画牵引着读书。陪我度过寂寞努力的时光。
真的很抱歉,对于偷书,我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极为合理的借口,寻找了一个极为正当的借口。因为是一种物质条件有限的热爱,因为是一种精神家园极为渴望的热爱,我还是选择原谅了自己曾经的偷书。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