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不合群只是自己能力不够杂文随笔
我是一名三本生,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竟然感谢自己这样的出身。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出身,或许我对生活的理解,没办法这么豁达。
我今年大二,大一入学时,我对自己三本生的身份耿耿于怀。我听过太多的名校情节,听过太多的学校歧视。我甚至觉得,无论我如何努力,我都比不过那些好大学里面的人。
我觉得我就像是被世界抛弃的人,我讨厌自己的环境,而我的环境也从不对我客气,它总是让我千疮百孔。最困难的时候,我甚至想过退学。
那时候我不停地写字,用文字写梦想、写现实、描绘自己悲哀的环境、夸大自己的努力。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身边的女孩儿都是傻子,她们不理解我,她们不知道我追求的东西,她们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和各种化妆品、衣服、男生打交道。
我看着她们的日常生活,常常替她们觉得难过,我觉得她们和我不一样,她们是一群没有梦想、没有明天的孩子,我觉得她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毕竟在我的意识里,女孩子更应该努力一点,女孩子要比男人更拼命。
所以我常常自以为是地指出我对她们的各种看不惯她们,把口无遮拦当做义正言辞,我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很多女孩子眼中目中无人高傲自大的男人婆,她们也成了我眼中不学无术胸无大志的颓废女。
那个时候我读“大学里,你千万合群”“合群就等于浪费生命”“要做自己的太阳”等等一系列文章,然后我不停地寻找和我一样想法的人,在操场跑步时寻找,走路时寻找,吃饭时寻找,我特别渴望有个人,能和我三观相似,志趣相投。
可我一直没找到,我安慰自己:“没关系的,最好的总在后面”。那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自己特别酷,单枪匹马而又无所畏惧。我像一个英雄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对别人不屑一顾,也不在乎别人对我不屑一顾。
就那样跌跌撞撞了好久,某一天夜里,我突然觉得很孤独,大学读了这么久,竟然没有一个可以随时叫的出来的朋友。生病感冒了竟然找不到可以陪我去医院排队挂号的人,难过失落了竟然找不到可以诉苦抱怨两句的人。
我有点悲哀,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自己对朋友的定义是不是错了,我总是想让别人按着我的想法走,那些和我想法稍有差池的人,我都把别人定义为三观不一致,无法成为朋友。
我心里装了一肚子故事,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没有人主动问我开心与否,甚至我忽然消失几天,大家都毫无察觉。我第一次,对一个人的生活,那么厌恶。第一次觉得,一个人的生活,特别凄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离不开群体的,我们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相互碰撞的时候,才形成了所谓的生活。生活里面那些突然出现或者突然离开的人,都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
我变得不再执拗,我试着去靠近身边的人,生活也不再是单纯地学习吃饭睡觉,我参与八卦、学习修整外貌、和别人一起吃饭上课,我的笑多了起来,我不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我体会着身边人给我的不同的感受。
一个即将毕业的学姐告诉我,在大学,总有些人像神一样地存在,他们能处理好身边的各种关系,还能不忘初心地坚持自己。
那一刻,我突然很想做那样的人,左右逢源、不忘努力。后来我渐渐明白,是否融入一种环境,是否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陪你奋斗,其实没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你无论在哪一种环境,都能不排斥和不被排斥。那些真正想做的事,从来都不会因为环境太糟糕而做不成功。而人生,也不是只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长,就是在不同的圈子里不停地变换自己的态度和身份,因为一生这么长,我们无法预测会不会在哪个时间点上,遇见哪件事,需要哪种朋友帮忙。
总是责怪别人不懂自己,总是嘲笑别人不够努力,总是说自己不属于这个圈子的人,说白了,只是自己太自私了而已。
哪有什么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圈子,哪能一生遇到的都是良人,哪有人完全强大。我们都是善恶有度,也都各有千秋。
学会接受别人的不同,是一种胸怀和大度;能和不同的人和谐相处,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时间和心态。希望大家,都能迷途知改,巧遇良人。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