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现代散文

文章 2019-07-20 06:33:39 1个回答   ()人看过

童年时,大部分时间是玩游戏。夏天,最常玩的就是到村子西边的大河里去游泳。我只会“狗刨”,游得也不远;看到那些比我大的伙伴,又会狗刨,又会踩水,花样很多,真是羡慕极了。再就是在沙滩上堆城堡、尖塔什么的。我从小就有绘画造型能力,所以,堆的“沙雕”就比别的伙伴高一筹,此时,我看到伙伴们羡慕的眼光,心里就平衡了。有时,游泳、玩沙子腻了,就跑到有淤泥的地方,把全身都涂上黑黑的淤泥,脸上只露着五官,装作妖魔鬼怪;然后,再扎到水里洗净。还有时爬到河边的大柳树上,折些柳枝,做成柳哨吹着,也别有情趣。

到了晚上,伙伴们吃了晚饭,不约而同地来到大杂院,大家玩起了游戏。有一种游戏叫“跑马城”,玩法是大家手拉手站成一字长排,由一个人先助跑,借助惯力冲撞大家拉着的手。如果撞开了,就由被撞开的人唱一首歌;如果撞不开,就由撞的人唱歌。这种游戏,担任冲撞的人,都会选择年龄小力气小的薄弱地方开撞。我那时属于那种挨撞的对象,当看到那膀大腰圆的大块头冲过来的时候,心里真是紧张极了,两只手使劲地攥着同伴的手;有时,还真把冲过来的大块头给拦住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还有一种游戏叫“蒙瞎虎”。先选一个人,用手绢蒙住他的眼睛,大家分散在他的周围,让他去抓。如果谁给抓住了,就给大家唱一首歌,之后,就给这个人蒙上眼睛,再由他去抓别的人。

当被蒙上眼睛的人,伸开两手在空中摸索之时,大家一边躲开他,一边又故意引逗他来追,有时还跑到他身后,拍打他一下;那种情景,真像西班牙斗牛士一样,既怕被牛顶着,又不断地引逗牛发威,以此获得一种刺激、一种快感。

再就是“藏猫猫”玩。一个人先闭上眼睛,别的人在附近藏起来。等藏好了,喊一声,好了,找吧!于是那个人就到处去找,找到谁,谁就充当下一回的“找猫人”。记得那时候真怕被找到,专门找那最隐蔽的地方藏,有时竟藏到马厩里,好几次险些被马踢着。

还有丢手绢,也是很紧张刺激的。尽管你警惕性挺高的,但有时一个疏忽,手绢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你身后,而当你有所察觉时,已为时太晚,只好乖乖地被推倒圈中等候处罚。

当月亮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大家有些玩累了,就不约而同地来到大杂院东面的老马家。他家的窗前铺着几张草袋子,大家就横七竖八地躺在上面乘凉。望着满天的星斗,猜测哪个是牛郎,哪个是织女。有时,一个萤火虫摇晃着飞过,有的伙伴就追过去,抡起布衫,将萤火虫逮着,装在南瓜花中或葱叶中,欣赏那有些发绿的光。

有时,马大娘就给我们讲故事。故事里常有鬼出现,讲得活灵活现,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等到回家的时候,就有些害怕,一伙人谁也不敢落在后面,唯恐被鬼捉去。当然,也有挺美的故事,特别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边专注地听故事,一边在满天星斗中找牛郎、织女和那个老牛。正在这时,往往有一颗流星刷地飞过,很快地消失在湛蓝的天空中。

冬天来了,白雪覆盖着大地,大河也封冻了。我和伙伴们的游戏兴趣一点也不比夏天差。找一段圆木用斧子砍出尖,再用锯锯下来,在锯下来的部分的尖头上,按一个滚珠,就成了一个陀螺。再在陀螺的上面画一些各色的圆道道,就可以拿到冰上去玩了。在冰面上,两只手拿着陀螺,向相反的方向一拧,陀螺就转起来,再拿起小鞭子使劲地抽打它,让它越转越快。小伙伴们常常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还有放爬犁坡。首先找一个有雪的斜坡,把爬犁拉倒坡顶上,前面须有一个摆坡的人,这个人是管启动爬犁和控制方向的,因此,都是年龄稍大有一定放坡经验的人。然后,大家挤在爬犁上,摆坡人启动爬犁,爬犁就会借着惯性呼啸而下。那种一刹那的刺激,使人感到既惊险又痛快。当然,也有爬犁翻倒,闹个人仰马翻的时候,一个个浑身是雪,可大家并不在意,拍一拍雪,又爬上高坡,准备乘下一班爬犁了。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过节、过年。元宵节可以提着各自的灯笼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比比谁的灯笼更漂亮。清明节能吃上黏米做的“驴打滚”,端午节看大人往房子上插艾蒿,还能得到奶奶给做的“龙尾巴”,所谓的“龙尾巴”就是剪一些各色的圆布片,如现在的一圆硬币大,每两个圆布片之间穿一个空心的苫房草节,连成一串,再在尾部钉一些布条做尾巴,一个龙尾巴就做成了。据说挂在身上能辟邪。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春节了。首先是贴春联、放鞭炮了,再就是吃饺子。小伙伴们在一起,比比谁的衣服最好看,谁的小鞭最爱响。然后,找一个爬犁,放几把爬犁坡,真是开心极了。

童年的游戏和小伙伴,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