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货还是假货谁说了算散文

文章 2019-07-20 06:00:16 1个回答   ()人看过

现在是真假混淆不清年代,处处有假,吃的喝的用的有假,广告有假,消息有假,新闻有假,连打假反假也有假。比如有人揭发假,不料又有人指控揭发者的揭发是造假,令人哭笑不得、莫衷一是、真假难辩,不知该信揭发还是该信对揭发者的指控揭发。

真真假假中哪真哪假该听谁信谁,谁说了算呢?看来是谁也不算的时代,真假得自己说了算,自己拿主意。

其与政治、政府、官员相关的难说清,吃喝用的按我理解就该听买主自己的,谁掏钱谁说了算。比如含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吃不得,有关部门却说没关系你愿意买而且买了就说明你信他们的,不肯掏口袋摇头晃脑离开就说明你不信。也可以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吧,不要别人代检验而是由自己检验。

问商家肯定会说是真的,即便知道是假的也说真的,要不然就卖不出去,不仅赚不着钱还要赔钱。

买主不肯掏钱就说明买主眼里不是真的,商家再说得天花乱坠,即便是真货也无济于事,钱在买主口袋里,人或者不得不由买主自己做主。

该信谁的说法多种多样,信自己最保险。调侃的说法叫做屁股决定脑袋,意思是看坐在哪家板凳上,政治术语又叫做站在谁的立场。

购物无需讲究阶级立场,不讲阶级立场其实也还是有立场,买主的立场或是卖主的立场,或者是卖主的顶头上司的立场。

卖主的任务是赚钱,不管是真是假,买主则想少花钱又买到真货,买的人怕买了假货吃亏,卖的人却不在乎别人会不会吃亏,各人关心各自的口袋。

于是作为买主就喜欢我行我素,我花钱我自己说了算,实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我自己的眼睛和经验检验是真的还是假的。

因为假货太多,真的假的鱼目混珠的日子太久天长了,造假在新科技水平的支持下本事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比如鸡蛋居然不需要在鸡肚子里孕育,也不需要“十月怀胎”,还无需从鸡的屁股里呱呱坠地,还假得可以乱真,连老鸡婆也能被蒙混,扒是什么抱小鸡,人的道德又是那么的世风日下,如此道德滑坡的境况,谁还肯轻易的相信别人。

即便是假货商家也不会承认,厂家更不会承认,得了好处的官员、检验人员包括媒体、媒体人都不会承认。

人们上当受骗的经历和听到的看见的有多少哦,欺骗、谎话、忽悠太多了呵,于是变得风吹草动,变得连真的也怀疑是假的了,怕人家是穿了“连裆裤”,彼此勾结起来一同骗人呢。

有人可能这样琢磨:官员和媒体人只有回家对老婆会说实话,如果是食品还要老婆叮嘱保姆千万不要买。当然,他们怕把话传出去了,不会直截了当的说,编个其它理由,比如这个品牌吃腻了该换换口味,尝尝别的品牌等等。

不仅商品,连政策决定也常常叫人不信了。同样原因,也是因为上当受骗的次数多了渐渐造成了不信任的惯性。

比如改革这词,开始时多么有魅力,人们如同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望着,这下日子可好过,马上就要改革了,哪料结果是越改越“割”,越改越“疙”,越改越疙疙瘩瘩,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上当受骗次数多了后真的狼来了也不相信,先入为主。

为改变这种惯性,唯一办法是从上到下的改变,从此不再说假话,从此不再欺骗、吹牛、蒙人、说慌、忽悠。难啊,积重难返任重道远。

恢复信任比建立信任要难上许多许多倍,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容易画上最美丽的图画,脏兮兮的纸上却很难。建房也一样,平地上建一座新楼比在一片废墟上容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

真货假货由谁拍板呢,大家拍板最好,各人自己拍板,反正不要轻易听信商家厂家这些一心一意为赚钱的人,也别听信媒体与政府人员等既得利益者。甚至也不要太信代表。

代表本来也许能代表买主,然而一旦坐上了代表席,眼睛里看的耳朵里听的一面之词多了,日子长了,就不仅仅会渐渐疏远甚至远离他们所代表者,渐渐缺少与他们沟通,渐渐的越来越不理解他们,越来越不关心他们的所代表者的利益,更多的是考虑官府的和官员的立场和态度,甚至明明白白知道广大群众是反对的,也从来不会投“反对票”。

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到底该听谁信谁呢?信自己听自己的,自己说了算,自己拿主意,经过许多次“自己”的检验形成共识,而且不断形成新的共识,以这共识大家共同检验是真货还是假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