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骆驼祥子》探析老舍小说的思想内涵

文章 2019-07-20 02:51:32 1个回答   ()人看过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从小说《骆驼祥子》探析老舍小说的思想内涵

内容摘要:老舍的小说既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又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以《骆驼祥子》为代表的老舍小说让我们感受到在无奈的心酸中蕴涵着一种期望,感受到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应肩负的责任。

关键词:祥子 悲剧意义 悲剧力量 控诉 批判

老舍从20世纪20年代撰写《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起,便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且一发不可收拾,一跃成为中国文坛“六巨头”之一。《骆驼祥子》最初连载于《宇宙风》杂志(1963年9月―1937年10月),1939年首版单行本。这部长篇是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在这之前,老舍一直以教书为主,创作为副)老舍曾自述:“好比谭叫天唱《定军山》,《骆驼祥子》是我的重头戏。”代表老舍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和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骆驼祥子》蜚声文坛后,蕴涵在小说文本中的思想价值犹如茫茫宇宙中的一颗恒星,深邃而绚灿,近80年来给无数读者带来不尽的审美享受。本文试图从《骆驼祥子》出发,立足于不同视角来探析老舍小说的思想内涵。

(一)、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从中国农村破败凋蔽的大背景中走进北平城,带着他的质朴和善良,带着他的要强和坚忍。他的全部理想和最高理想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为这儿,“他风里雨里地咬牙,茶里饭里地自苦。”终于,经过三年,他用血汗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祥子自信和满足啊,他扭头看看自己宽宽的肩,厚厚的背,铁打似的骨架,美得都笑出了鼻涕泡。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军阀混战中,祥子连人带车被乱兵抢走;逃出兵营的祥子依旧乐观、坚强,以更坚韧的毅力拼命拉车,又积攒了够买一辆车的钱,不料被孙侦探又敲诈一空。恰在这时,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引诱了祥子,祥子被迫跟虎妞结婚,虽用虎妞的钱买到了一辆车,但又因虎妞难产死去而卖掉致丧。

至此,祥子从无产者再次变为无产者,就像一个绕环形跑道奔跑的运动员,不管一圈、二圈还是三圈,不管加速、匀速还是减速,起点和终点都永远重合在一起,然而这之于祥子却发生了质的变化,祥子三大圈下来,往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成了吃喝嫖赌、形容猥琐、举止肮脏的行尸走肉。狂奔的祥子跌倒了,绝望了,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开始发作。对祥子,老舍让我们怒其不争的同时,更多地让我们哀其不幸,更多地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将人变成鬼的社会的悲哀与可怖!

小说的开头,在所有读者心目中,祥子就像一棵从乡野泥土中生长起来的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善良正直、乐于助人,有追求、有梦想,然而那个社会并没有因为他要强、他善良而给予他什么,他“没招谁惹谁”便没了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的钱又不分清红皂白地被抢走,因虎妞的死而卖掉第三辆车更是对他的致命一击,祥子心中要强、坚忍的壁垒彻彻底底地坍塌了。他的愿望和他所追求的总是调个个儿,他追求的车不可得,他躲避的妻被强加。祥子曾经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是可爱的,祥子最终的玩世不恭和坠落是可憎的。有价值的祥子被毁灭了!老舍为将其悲剧加以延伸和补充,还展示了祥子周围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命运,他们构成了祥子悲剧的深广背景,特别是小福子形象令人难忘,她的悲剧结局让祥子熄灭了心中最后一朵火花,祥子的悲剧让小福子在无奈无望中走向死亡。祥子形象和小福子形象就像两股痛苦的激流,他们的交汇与融合加剧了悲剧力量,老舍在把握这种思想内涵时是完全立足于现实的,完全以世俗风长,完全是老舍对生活深刻的洞悉与体察。

之后的创作中,《微神》和《月牙儿》两部在表现被侮辱被损害者的精神特征方面与《骆驼祥子》所秉持的这种悲剧思想有相通之处。老舍在为那些“一天到晚为嘴奔命”的底层人民生的艰难而叹息、不平,也为一部分底层人民之间的冷漠、歧视以至相互攻伐、残害的历史现象感到痛心。《柳家大院》中的五家小媳妇就是在与她地位相同的穷人们看热闹中走向绝路的。揭示劳动人民心灵上精神上被奴役的巨大创伤,是老舍这位平民出身的作家对自我的光辉超越。

(二)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骆驼祥子》中老舍直鞭祥子是“不幸社会病胎里的产儿”,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可畏一语中的、一剑双雕。老舍既控诉了那样一个把人变成鬼的社会,又直斥了祥子自身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祥子为买一辆人力车,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而终不得,是因为他面对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他无法与它抗衡,它却能把他变成它病态的产儿,把他从人变成鬼。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其实,他梦想的全部就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但是,像祥子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刺儿头”,堕落成社会的垃圾,可见这个社会的罪恶。于是老舍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要刺儿含有一些公理。”

老舍在把一切归罪于万恶的旧社会、旧势力的同时,他的笔也毫不留情地对祥子的自甘堕落给予了尖锐的批判,祥子的堕落不仅在于外在的社会压迫,还在于内在的自渎心理。这正是老舍作为大手笔的过人之处,唯其如此,祥子的命运悲剧才更具有警世的力量。当然,在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过程中,虎妞的介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剥削家庭造成了虎妞的不幸,而她又造成了祥子的身心崩溃,这是不是有点像瘟疫,由社会传染给虎妞,再由社会和虎妞传染给祥子!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用大量的笔触描绘了祥子为实现自己的生活愿望所做的种种努力。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他怀有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他的斗争手段是错误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实现买车的理想时,他便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小说的末尾,老舍明确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深切的惋惜之中包含着批判。整部作品,在控诉旧社会吃人的同时,也宣告了企图用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道路的破产。这就比之一般的暴露黑暗现实作品具有更深一层的社会意义。老舍还通过一个老车夫的口,意味深长地指出:“干苦活的打算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吗?……赶成群,打成阵,一阵儿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光!”尽管老舍这种改变国民劣根性的提法还比较模糊,但却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老舍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反思、控诉与批判上已有崭新的结论了,这是老舍小说的巨大进展。

纵观以《骆驼祥子》为代表的老舍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解剖、控诉和批判。老舍继承了从鲁迅开始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从20年代到40年代乃至以后相当长的历史跨度中,老舍始终在自己的创作中坚持多侧面探索这一重大问题的热情。在《骆驼祥子》中,老舍还通过以祥子为代表的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一侧面,从批判国民精神到抨击社会制度,直至《四世同堂》,老舍已上升到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那种满怀对民族更新的信念也更加坚定。总之,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坚持不懈地反思民族传统,以文化批判意识著称的杰出作家。

参考文献:

[1]《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版。

附:《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的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动和怜悯了,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失败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从与虎妞的结合到虎妞最终死去的期间,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最终车卖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笔痕般,将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祥子从此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得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被黑暗吞噬;愤怒的是以前那个老实憨厚的祥子如今却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悔意。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的确,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选择了“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穷人唯一可以选择的东西。那时穷人的命也许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命运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不费吹灰之力的摧残了祥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