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调研随笔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小学教学调研随笔:功到自然成。
三月的一天,我和同事小康由公交车换乘马自达,迎着蒙蒙细雨,去寻找几个月来一直郁结心中的一个答案。
颠颠簸簸中,我们终于走近了位于我区西部边缘的润扬大桥。放眼望去,刚竣工的大桥似乌龙般向着长江北岸腾空而去。身旁,几排七十年代建的平房,静静地栖息在大桥脚下,这就是五摆渡小学,此次调研的目的地。在大桥的映衬下,校舍越发显得简陋、寒碜。
在教研室工作多年,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这所小学了,对这所学校并不陌生,从校长到教师,从班级数到学生数,从设备条件到教学水平,大都能说出一二。而这次却带着一种寻求、探秘、解惑的心情而来。问题缘于去年末对全区毕业班的一次教学质量调研,名不见经传的五摆渡小学,有个班级的语文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原因何在?经验是否值得推广?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走进了这个班的教室。31位清一色的农家孩子,由于多了我们两位陌生人而略显紧张和局促。教室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墙壁、黑板、门窗的油漆早已斑驳陆离,仅有的“电器”,就是人字形横梁上挂着的6盏日光灯,由于经费紧张,还只舍得开了3盏。我的心情略略显得沉重,疑团也随之增大,凭什么提高教学质量,答案在哪里?
上课了,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走进了教室。他中等身材,衣着朴素,没有什么特别,他叫李斌。我们曾经听过他几次课,他很健谈,因此对于他,还比较熟悉。只是课改以来,关注“热点”,“窗口”多了,到这儿来得少了点。
师生问好之后,李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黄果树瀑布”,学生响亮地读了两遍。没有煽情的导入,孩子们的背挺得笔直笔直。
接着李老师又简单地问:“大家知道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吗?”“写景的”,学生齐答。“对写景的文章应该怎么学,你们说说看。”“首先要知道大意,弄清观察顺序,还要知道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对重点句段要好好品味……”学生胸有成竹,一一作了叙述。新授课没有侃侃而谈的启发诱导,没有令人兴奋的电教手段,一切显得那么平实。
紧接着是让孩子们自学:自读自悟一刻钟。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或默读沉思,或凝神旁批,或用心圈画……足足15分钟啊,完全属于他们的15分钟,属于他们的完全自主支配的活动。这在平时的课堂中,是少见的,老师一般是舍不得这样给时间的。孩子们对这15分钟的利用效率如何呢?我们巡视了一圈,看见孩子们的书上都有了刚才阅读的“痕迹”:有对主要内容、各节大意的归纳,观察点与表达顺序的整理,有批注、有对优美词句的圈画……孩子们已然掌握了一套基本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是四人小组讨论。联想到现在正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的现状,我锁紧了眉头:李老师也赶上了时髦,会不会也只有表面的热热闹闹呢?我情不自禁地坐到了孩子们旁边。所有小组都是前后4人组成,组长分工后,每个组员轮流汇报自己刚才自学的某个方面的自学结果,其他组员还互相补充,使人感觉的确是训练有素,像那么回事。最后是全班交流,一个小组的代表整合组员意见发言后,组员和其他组的同学都纷纷做补充。而补充的同学几乎无一个重复前面同学的内容与答案,触及的面各不相同,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对所述美景的描绘,有对好词佳句的感悟,孩子们或解说,或描述,或朗读,或回顾以前学过的《望庐山瀑布》,或倾诉对黄果树瀑布的向往之情。孩子们一扫初始的腼腆,羞涩没有了,一脸的专注一脸的神往,声音越来越响亮。我的眉头不知不觉间舒展开了。
李老师也融入了孩子们热烈的气氛中,适时引导、适度点拨、随机生成。如有孩子说到“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中的“飘”字用得好,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做“飘”的动作,体会远处声音的忽高忽低;再结合后半句 “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就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中的“涌”,理解由远而近的空间感。老师做“飘”时的手势虽不够柔美,而做“涌”时的刚劲有力已然将孩子们带入了他所酝酿的情境。孩子们思维活跃了,浮想联翩,朗读一遍比一遍好,一次比一次动情。此时,吸引学生眼球的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课件,而是课文本身,孩子们就这样或评或赏,细细品味,思言之妙,评言之美;带给学生身心愉悦的不是花里胡哨的课堂游戏,而是在读文悟情中升华出来的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一种收获的快乐!此时,我已不觉教学设备的简陋,没有了缺少多媒体的遗憾,没有了刚来时的早春寒气,而感受到的是整个课堂的融融春意。下课前,李老师把叶老写的《瀑布》这首诗印发给了学生。
一堂课,李老师的语言简洁、精练,诱导、点拨、促情,加起来绝不超过十分钟。他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他尽可能地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他自然地走进了学生中间,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联想到眼下大部分语文课堂,要么打设备优势仗,要么依然是“我”讲“你”听,要么是活动一项接一项,真想让老师们都来听听、看看,那该多好啊。可是这课能移植吗?细细想想:除非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去上!这是一堂朴实的课,有实效的课,它的成功缘于平时,绝非做秀。至此,我的寻求有了答案,可我又总觉得似乎还少了些什么……
课后,我要李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他憨厚地对我们笑笑,搓了搓手,说:“我也没有什么,就是平时怎么想的,就坚持让学生怎样去做。首先我觉得学习习惯很重要,包括自学习惯、阅读习惯、思维习惯。我让学生始终记住两句话,就是‘眼到、口到、心到’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次,我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很重要。我把课文大致分为几个类型,提炼出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明确:学什么,思什么,圈点批注什么,如何学,从何处学,小组学习中如何与同学相互切磋、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比如今天的课文就是写景的,除此外还有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等等。另外,我认为不仅是语文课上可以学语文,其它学科如自然、社会等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语文学习资源,渗透很多的语文知识、人文情怀。我还结合班队活动,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搞调查。最近,我们就参观了刚刚竣工的润扬大桥。最后,我还尽量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阅读。农村的孩子课外书少,但是我们尽量资源共享,让学生大量接触语文材料。”李老师话虽朴实,却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他没有谈什么大篇的课改理论,但分明让我意识到他在开发教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指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等方面的实践,无一不体现了一种课改的理念与精神,虽似粗糙,但他在学校自然教学状态下,持之以恒地追求,显得那么可贵,也是教学成功的奥妙吧,功到自然成啊。
雨停了,先前灰暗的天空逐渐明朗起来,孩子们在狭小的操场上欢呼雀跃。望着他们灿烂的笑脸,我心中也在默默地为他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教他们而高兴。
回去的路上,我们的车在尚未修建好的“大桥路”上艰难地前行。五摆渡小学行将合并,离学校不远处,新校舍已破土动工。不久,这儿也将矗立起一排排现代化的教学楼,五摆渡小学也将告别过去,农家孩子也将得到优越的学习环境。然而又一个问题爬上心头:眼下,我们的教学楼建得还少么?享受优质教育仅仅是宽敞明亮的教室与现代化的设施么?他的另一半——优秀的师资何时才能像盖大楼那样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我心中默默地期许着……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