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的故事
三月三上山去摘“乌米饭”
50年前从舟山群岛定海港石灰衜头上岸,从不算宽大的南门外大街进入定海古城,透过鳞次栉比的古旧民居,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壮观的定海城北最高峰双尖髻峰山麓,山峰堆翠,两峰峭拔,形状如少妇头上盘旋的新妆螺纹双髻。而后,每当旭日初升,在晨曦中远望双尖髻峰,感觉到双髻隐隐约约,飘然欲仙,高不可攀。
关于双尖髻峰的描写在舟山的旧志上有好多。清康熙《定海县志》中载元代徐溶《游双髻山》:“取适峰峦顶上行,风生两腋葛衣轻。香凝远峤花呈态,翠拥修篁鸟弄声。潮激海中红日起,山临堞际庆云生。豪吟自觉幽怀爽,顿息尘机天宇清。”
后读了朱绪曾《昌国典咏》载“天边高耸髻丫双,咫尺仙都建宝幢。山似舟形樯对矗,北门锁钥截惊泷”,又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那时,我家住在定海古城西大街,老街上每天一早就能听到“卖柴啦”的吆喝声。卖柴人大多是双尖髻峰后的狭门、长春岭一带的农民和东湾鸭蛋岭后皋泄岙、白泉一带的农民。有时,柴担上还挂着几串野山果。特别是一种野生的“乌米饭”果,味道有点酸酸甜滋滋的,但要2分钱一串,我们这些孩童叹囊中无钱,只得望而生津。老街上的邻居说,要吃坚筋、益胃、补骨髓的“乌米饭”果,上定海城北双尖髻峰去采摘,多得很,让你吃得嘴巴墨黑,头发墨乌。
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时一次走出定海北门,登上1959年建造、山青水秀的城北水库墩,走进双尖髻峰深秋幽峻的山野里,听着溪水叮咚,旖旎风光中弥漫着野果的馨香,吹拂着一股清新的风。双髻山上生于向阳斜坡灌木丛中的野生“乌米饭”树开始落叶,枝条上却挂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紫黑色甜果,一吃香甜可口,虽然吃得是满嘴乌黑,但感到生活像“乌米饭”果那么的甜蜜与美好。
吃乌米饭是古老习俗
清明过后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前后,江南万物萌发,草长莺飞,柳绿花繁,风筝飞满天。山花烂漫,“乌米饭”树正长出新芽嫩叶,“乌米饭”树的嫩叶鹅黄色的,这是用鲜嫩乌米饭树叶制作“乌米饭”和“乌米饭麻糍”的最好季节。村妇们上山采摘乌米饭树叶,回家后用石捣臼捣碎乌米饭叶子,会有一股清香袭进鼻腔。沥成的乌米饭树叶汁水调和糯米煮香糯宜人的“乌米饭”。煮“乌米饭”在江浙一带有很久的历史,人们仍保留着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和立夏前后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人称“山中宰相”的南朝梁代药物学家陶弘景在他所著的道家著作《登真隐诀》一书中,就介绍了“青精饭”的做法:“以南烛草木煮汁渍米为之。”唐代时,食乌米饭风俗盛行,杜甫在《赠李白》诗中就有句子:“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荤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清乾隆年间《本草纲目拾遗》载“王圣俞云:乌饭草乃南烛,今山人寒食挑入市,卖与人家染乌饭者是也”。
还有将糯米在乌米饭嫩枝沥成的汁水中浸泡一天后,蒸熟并用捣臼捣成饭泥,然后压成一公分左右厚薄,切成菱形的块块,撒上一层厚厚的松花粉,即成乌米饭麻糍。这要比用“艾蒿”加糯米做出来的青饼麻糍好吃、香多了。俗话说,“吃了乌米饭糕,蚊子不会咬”。现今舟山人在寒食节一般是不禁火冷食的,只是还保留着吃青饼和麻糍的习俗。只是山上野生的“乌米饭”数量不多,乌米饭麻糍现今也很少见了。
三舟山吃乌米饭的传说
在舟山吃乌米饭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战国时期,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被妒忌贤才的魏国大将庞涓陷害,设计将孙膑骗来,割去了他的膝盖骨,并被关进猪舍,用饥饿法来逼他交出兵书。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善良的老狱卒用乌米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呈乌褐色的极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送给孙膑吃,庞涓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秘密。孙膑吃了这种饭团,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身体更加强壮了。终于逃出了监狱,报了仇。因为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正值立夏那天,所以舟山一带流传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以纪念这位军事家。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