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漆水流韵》杂文随笔
己丑初夏,麟游县人大主任赵玉平先生打来电话,说王仓文书稿即将付梓,请我作序。一是我有过麟游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二是我有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体验,基于这两点,他认为让我写比较合适。恭敬不如从命,时过一月之后,与我未曾谋面的仓文先生登门拜访,带来了他的书稿,洋洋12万言!
他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抱着一颗对文学的虔诚之心,潜心著书立说,着实让我感动。业余创作的甘苦我是有很深体会的,一个人在工作之余,长期跋涉在文学的崎岖小道,乐此不疲,以文学创作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生命的质量,可以说是精神境界的一种提升。因此,我想对仓文说,你选择了文学,文学将会以丰硕的果实回报你的。
接到他的书稿,在很短的几天内,我排除了所有的干扰,很认真地读完了他的文章。《漆水流韵》分为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新闻通讯五个部分,就从书稿的类别而言,涉及的题材之广,范围之大,这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其文字苦旅和执着献身的精神让我折服。读完后,仿佛让我又重新回到了阔别26年的麟游。往事如烟,对于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当时的生活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浮想联翩,感觉很深很亲切,不得不一吐为快。
我从12岁跟随父亲在麟游上学生活,麟游是我的第二故乡。仓文是麟游县河西村人,小我14岁,而我的14年麟游之旅和求学生活的第一站也正好就是在河西村。
那是1972年,我的父亲在河西村木场组的学校里教书,河西村当时有一所初中,我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初中上学生涯,从父亲那里走河西上学,12岁的我每天要走30华里的山路往返于木场和河西中学。仓文的三水小村子距离河西中学有2华里的路程,那个地方是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打柴和帮助群众割麦收秋的地方,那时学工学农是学校办学必须遵循的一条方针。河西队周围的三水、普化、三桥这些生产队是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学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场所,那里至今有我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的身影,所以说,仓文的“三水”是生长在我心中永远的“山水”!
由此说来,是一种回归故土的家园情结和山水情结,抑或是我和仓文的河西缘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遥远的童年种植在骨子里的回忆,自然而然地和仓文书中的锦绣华章和他那色彩迷离,波澜坎坷的生活经历融在一起,和那里的朝霞曙光、溪流山泉、鸟语花香、深山放牧以及父老乡亲的影子,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他的生命过程和生活场景以及求学的艰辛何曾不是我的呢?
《漆水流韵》中最壮观的精彩篇目是他的中篇小说《少年家园》。这是仓文的得意之作,我读得心扉荡漾,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德国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和代表人物霍妮说:“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正因为如此,仓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确切地说是他出生的60年代末期一直到80年代末期,是一代中国农村青少年成长共同经历的过程,尤其在贫困落后的山区,我对那时的生活感受更加深刻。小说中以中华民族历经十年浩劫的血雨腥风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的历史为背景,以自传的经历通而为文,虽则是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反映了中国贫穷落后山区青少年的成长普遍经历的过程,读来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民族命运的艰辛感,荣辱兴衰,尽显其中,真实地再现了他20多年的花样年华。从小说的立意和选材上,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值得肯定的。仓文的青少年时代是他们同龄人成长的缩影,只是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差异和他们各自的感受不同而已。小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作者身临其境的生命过程的历练和求学的艰辛来反映生活,揭示社会,尽显风土人情的。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把那方水土的农村生活和教育现状和盘托出,使我们走进了仓文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深处,从而也引领着我们在认识一方水土的同时也认识到了那个时代学校教育的困境和农家子女上学的艰辛,这是他小说创作的成功之处。
仓文的写作基调充满着一种忧患意识和平民情结,这是三水那个贫穷的小山村给予他血脉中的成分太多太多。虽则贫穷,自然秀丽的风光,四面环山,三溪绕寨,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恍若世外桃源。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在那个村子和那个特定的年代,根本无从谈起文化娱乐和所谓的精神文明,贫穷落后和他为伍,愚昧无知伴他成长,理性的粗俗带给山村的是多么地无助和悲哀!为了上学,连8毛钱的学费都交不起,上学期间黑面馍只要能保证他的生活,这就是他最大的满足。我知道,他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已经搬迁到距离他的家乡三水15华里之外的合阳塬上,从家门前的小河出发向东北走去,要爬一个6华里的“普华坡”,然后,还要向南行进,这对于仓文来说是习以为常的爬涉。每年的寒暑假,要给家里放牛,牧羊,打柴,挖药,筹集下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父母是他的靠山,窑洞是他安乐窝,山是他的唯一,牛羊是他的伙伴,土地是他和全家的命根子。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每天不知要往返多少里山路。这些艰苦生活的磨练摔打,使他过早地明白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父母亲为了生计,节衣缩食,姐姐和哥哥在10多岁就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仓文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刻在了骨子里,形成了他的“草根”情结和贫民意识,让他也过早地成熟了起来。所以,他的唯一选择就是通过上学念书,找一个工作,才能彻底脱离这个小山沟,这是他幼小心灵中编织的理想。但是,贫穷的家境,中途的反复周折,差点让他辍学,好在有好心的老师和同学的关照、鼓励和督促帮助,才使他后来又转到了县城的中学,并以省级录取分数线考上了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他的小说构成了《漆水流韵》一书的主旋律。旁涉的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新闻通讯,成为仓文文学创作的别样风景。他的散文《二十岁,我走向北方》《故乡四忆》《七月的城市》,诗歌《秋思》《家乡的粪筐》《夏至》等,是他漆水流韵的浩然之歌;是他童心童趣的影子;是他曾经憧憬的梦想;是他智慧的灵感和源泉;是他诗意生活的裂变;是他青春飞扬的脚印;是他在乡风土浪的摸爬滚打和父母的目光期待中提炼的春风芳雨花土情;是他向往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序曲!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于生活的感恩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的深刻的烙印。我想,有心的读者会感受到他精神境界和灵魂深处高贵的层面。
仓文的职业是政府和农业信息网采编,有着充足的信息来源和敏感的新闻题材,在他的书中编排了大量的新闻通讯,无论是对麟游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新人新事的礼赞,还是对麟游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事业的讴歌,反映了一个敬业爱岗的公务人员其职业道德和精神操守。他还撰写了相当篇幅的文学评论,成为书中的一大亮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除了自己的勤奋创作之外,又是一个甘为人梯的默默奉献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麟游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文化大县。在隋唐时期,这里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很多隋唐遗址、摩崖石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久负盛名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万年宫碑》举世瞩目;唐代杰出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驻足麟游,放怀山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成为麟游向世人昭示的弥足珍贵的文化精神财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孕育了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近年来,麟游业余文学创作队伍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古诗词、小说、小品在全国获得大奖,县政府给业余作者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给了文学艺术工作者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进一步推动了麟游业余文学创作队伍的壮大发展。仓文以一个业余文学创作者的审美视角和一个新闻信息工作者敏锐的目光,抓住这一良好势头,为繁荣麟游文学艺术创作,扶植褒扬文学新人,撰写评论文章,为推动麟游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了一定的工作,值得肯定。
纵观《漆水流韵》,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是仓文直面时代,寄情山水的一路吟唱。漆水,是横穿麟游县境内千山余脉——页岭脚下的一条主河流,山,是麟游的山;水,是他心中涌动不息的乡土乡音,是他灵感的血液,回荡在他年华流韵的血脉中。正如他在《漆流》一文中所述:“我的内心是一个波涛汹涌的世界,为爱而呕歌,为恨而沥血。也曾经有过封闭的寂寞、单调和沉闷,有过狭隘偏颇与浅薄,但我的骨子里希望着摆脱庸俗、开拓视野、丰富灵感和想象。我追求艺术,也理解‘自我实现’,艺术使我得到这个世界无法得到的快乐和安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理由说,仓文选择文学,并为此执着不弃,是他人生目标的一个高度。
还值得肯定的是仓文的文笔感情质朴,清新自然,诗意的语言和乡音口语,自然融合,相得益彰,是他文学语言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总之,仓文的文学创作已渐入佳境,难能可贵。但是,作为同道好友,我不能回避他目前文学创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小说创作虽则表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对生活提炼和素材的积累仍显得单薄,不够厚重,还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力求深层次、大视野、多元化地进行锤炼、加工;在情节的处理和故事构思以及人物形象的刻划上要更加精到。散文、诗歌是语言的精髓,是心灵和智慧碰撞出的火花,是理性思考的升华,是哲人般智慧的结晶,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力和生活积累是不易写好的。因此,仓文还需要下大功夫,化大气力,用心灵去捕捉他散文、诗歌的灵感。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文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是推动社会向着繁荣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时代赋予了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更加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希望仓文立足麟游,面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