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趋势论文
一、国外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始改革,其改革的侧重点与方向主要是在保证数理基础的条件下,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培养各种能力,加强积累从业能力。德国的工程教育则树立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教育与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积累专业技能与知识时,努力成为一名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另外,印度的工程教育教授的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自学的能力,其培养的人才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欢迎。
二、我国现代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趋势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现代工程教育中的培养模式以操作型技能人才为主,但是其实践能力仍然难满足我国就业市场的需要,出现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而在社会上又缺乏实践能力较强工程技术人才的现象。因此,我国中职院校的现代工程教育应该深化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化”工程人才。
2.1明确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
制度的改革,都是先从理念的改革开始。近些年来,我国各中职院校需要积极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并将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比如中职院校可以参考武汉工程大学设定的目标:“为化工战线培养新型化工科技人才”,从而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实践教学,并不断改善培养的条件,着手建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另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构建操作型技能人才体系,在做好相关产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外,还与国内外相关相关专业认证结合,确定特色人才的培养战略目标与规划。
2.2构建多元化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平台
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各中职院校内的学科专业,因此各中职院校需要不断调整培养管理体制,尽量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这个方面,中职院校可以借鉴武汉工程大学的做法:在面对专业结构初期出现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对于如何转变化工类学科占主要地位的问题,提出了“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理念,提高各专业的数量与质量,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协调发展其它学科,搭建培养多元化的操作型技能人才的平台。
2.3加强对外的交流合作
上文已经提到过,国内外的一些院校在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方面,拥有许多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经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工程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完善,可以事半功倍,对我国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可以与国内外在这方面较为优秀的学校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派出各类人员去不同的学校留学、进修、交流和访问,并与国外的一些学校共同签订合作的项目。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现代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发展途径之一。
2.4提高师资力量
工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别,本身具有教育的一些特点,它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积极地互动,传递知识与能力。在发展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过程中,具有工程实践的能力与经历的教师,更能适应“职业化”的需求。在这个方面。中职院校可以改革引进教师的方法,在聘用教师时,优先聘请在企业中有过实际经验的教师,或者选派一些教师去进行工程的实践学习,挂职锻炼,提高师资力量,切实提高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教育的师资水平。
2.5改革教学模式
现代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以操作技能为主,它与传统的研究型理论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需要一些转变与突破。在这方面,我国的一些中职院校组织实施了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其中涉及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建设及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项目一般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为推动我国各中职院校现代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比如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创新的活动,参加各种学科内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等。
2.6“职业化”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
现代工程教育中的“职业化”,它不是仅存在于工程教育中的某个阶段,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化”水平。在这个方面,我国的一些中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形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体系,强化工程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专业教学,并不断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将“职业化”贯穿于工程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经管不善或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会被淘汰掉,综合实力强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往往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各高校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一分子,而竞争的产品就是学生,如果想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与发展,做好适应当前市场需要的“职业化”学生的培养工作才是立足的根本。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