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有多大散文
曾经,有人问我:你说,心能有多大?
还真把我问住了,一时间,竟不知道怎样说。
当然,有现成答案。其时,央视3频道正播一条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推而广之:心有多大,产量就有多大!这不穿越了: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历史同现实都告诉我们:不能这么说。那么,该如何说呢?
没想,在普陀山,我似乎得到了答案。
普陀山这座小岛上的石刻,刻得最多的字大概要算“心”,有三四处;东天门,西天门都能见到。刻得最大的字也是“心”,在西天门,字的高度超过五米,宽有八米。“心”中一点,能容七八人站立。有人算过,整个“心”可容百人。
一座小山,一块石头,刻上一颗心,随随便便就能容下百人!
真乃“心宽体胖”,活显一个大肚弥勒: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人们常说“小心眼”,就是指容不下事,连根线也穿不过去。其实,这世界,叫人最“难容”的,常常不是“事”,是人!有时,连一个人也容不下。想一想,人心也真的“杯具”,太小了点!
佛家指称的“心”,有两重意思,一为肉团,一为我等俗人说的意识,思想同精神。佛经里一本重要的经典就叫《心经》,直译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玄奘法师的译本,篇幅不长,字数不多,仅260多字。而且,不是出于如来,是出于观音,为观世音菩萨自己修行的感悟和言说。
卷轶浩繁的佛家经典,仅《般若经》就有八部,般若,就是智慧。《心经》是这八部中的《大品般若经》600卷中的一卷。虽然短,虽然不是佛祖所言,但却非同凡响,佛门中人称为“诸经之胆”。《心经》的心,在这里就喻为精髓所在。缘由在于,释迦摩尼创建的一套理论,佛的主要学说,《心经》将之提炼,体现为色与空的关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开宗明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五者。蕴就是积聚、困扰。观音菩萨修了般若法门,得了大智慧,所以能够洞见这一切的虚幻,“神马都是浮云”。心生清净地,脱离一切人世的烦恼和困惑。
这就是波罗蜜,梵语翻译成汉语就叫“彼岸”,究竟涅槃。
到了这层次,心就彻底解脱,浩淼如空,这样的心该有多大?
无边无际,无生无灭!
在“心”字刻石下,附有作者自注,刻着:“一片婆心,本自明镜,四大乾坤。释子僧宝头陀手作经理刻石”。
释子僧宝头陀,是清朝末年的和尚;刻这一个字,据说花去二十年。在石刻上面,我没找到相关日期。
我想,这也无关紧要,时间分分秒秒都在流失。要紧的是,这蔚为壮观的“心”,穿越时空留存下来;即令是东洋大盗,或者当下胆大包天的贪官,都不敢将它“强拆”或者拿去索斯比拍卖。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