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的诗歌范文
题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一灯、一榻、一和尚。
做了和尚,
是一种肉体的超脱。
还是灵魂的觉醒?
皈依,
或许是一种对于完美与自由的追求。
我有好友出言说要出家为僧。很不解。
是的!人生有无路可走的时候,
情绪里有万念俱灰的瞬间。
贫穷、情伤、离恨、病痛。
当人的意志沦落到无能力承受的极限。
人或许会憎恨自己丑陋的活,鄙视自己卑微的生。
此刻,更多的人想到了死,
是的!死亡应该是一种解脱,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舍得离弃让我们伤心的生活,
于是,在家,出家。
寻一种寄托,一种变通,一份心与灵魂的回归与轮回。
凡尘里多了个和尚。
西天能否多一尊如来?
阿弥陀佛!
无量寿,无量光!
做了和尚,
或许就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捷径?
天堂——没有贫穷,没有病痛、也没有被人瞧不起的轻视。
那里应该有呼之即出的美丽仙子,
随你意愿的选择做你的情人、你的媳妇,
那里有挥手即来的美食,有山一样的金珠玛瑙。
那是一个完美到毫无瑕疵的白日梦。
于是从古即今,更多的人勇敢的出了家。
许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
也更是一种自私,一种逃避。
但是,造化弄人。贫困者做和尚,却有了财富,
被爱情遗弃者出家了却有了粉丝、女施主。
哎!各种的罪业,都是对于众生灵与性、禅与悟的考验。
于是聪明的人又会有一种愚蠢的选择,还俗。
天堂到地狱开着的本来就有九道门。
披了袈裟,但离不开凡尘。
佛、成了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境界。
凡尘真的阻碍了和尚成佛的路。
后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今世的和尚只是和尚,一辈子,几辈子的和尚,或许他们真的不想手持净瓶去普度众生!
想的只是简单到一种尘世隔离之外的洒脱与清净。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