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翻译俄语谚语

文章 2019-07-19 20:15:55 1个回答   ()人看过

“谚语”——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结构紧凑,形象生动,语法、逻辑上完整的有一定韵律组织形式且带有教育意义的语句。谚语是丰富作品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能赋予文章以不同的修辞色彩和感情色彩。翻译谚语的主要原则应是把俄语谚语也翻译成汉语谚语,因此,除了要传达原文的意义外,还要尽可能地保存原文的生动形象和它所反映的民族特色。

能否在汉语中找到与俄语谚语相同的谚语?我们将俄语谚语分为三类。一是汉语中与之完全吻合的谚语,二是与汉语谚语中文 化形象不同,但意义相同的谚语,即部分吻合。三是汉语中没有的、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谚语,即俄罗斯独有的谚语。

一、完全吻合

完全吻合的谚语,我们采用完全套译法,完全套译法即使用与俄语谚语原句在意义、比喻和修辞色彩上完全相符的汉语谚语。

两个民族的生活中会有相同之处,遇到的事情相同,得到的实践经验相同。因此,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等同俄语谚语的汉语谚语,例如:

Век живи, век учись. 活到老,学到老。

Лучше оин раз увиеть, 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 百闻不如一见。

二、部分吻合

谚语中部分吻合的,我们采用意义对等的套译,意义对等的套译,即运用与俄语原文在意义和修辞色彩上相同,但中心词不同的汉语谚语。

Болезнь вхоит пуами, а выхоит золотниками. Пу普特,Золотник佐洛特尼克。若照原文字义译,不但译文冗长,而且对于不了解俄国重量单位的我国读者说来,“普特”和“佐洛特尼克”便颇费猜测;如果翻译时再加上注释,会显得累赘。如果采用同义替代的办法,译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便既准确、贴切,又干净利落。

三、俄语独有

对于用词不同、意义相同的,并且原文中的文化意义不重要的俄语谚语,可以采用意思相同的汉语谚语替代俄语谚语;第二,采用直译法,直接把原文译出来,但是要符合谚语的形式;第三,采用补偿法,把原语中重要的文化信息揭示出来。

Ожёгшись на молоке, уешь уть на воу.

例句:— Ага! На своем молоке ожегся, на чужую воу ует. Знаем мы это!

译文一:“哈!哈!一个人让自己的牛奶烫伤了,看见别人的凉水也要吹两下。①我们都知道的!”。

译文二: “是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个我们知道!”

译文二,采用了直译加注释法,虽然在注释中指出了这是俄罗斯谚语,但是译语中没有了谚语的特色。因此,不如直接用汉语的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直接套译。尽管原句中俄罗斯谚语与汉语中的谚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在形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都表示吃过某种亏之后疑虑重重,生怕再吃这种亏,以致谨小慎微,过分小心。用含义相同的汉语谚语、俗语或成语作为译文。这种译法的优点是译文为我国读者所熟悉,他们一目了然,且更能透彻理解。因此,我认为第三个版本的翻译更佳。

四、补偿法

补偿的方法是翻译中将俄原文的文化信息补充、揭示出来,以达成文化沟通、扩大读者的文化视野的目的。又包括文内增益法和文外注释法。

增益法

增益法又称加词法,主要通过在行文中增加一些语言手段,对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做出恰当的解释。

то посеешь, то и пожнёш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句翻译用了增益法,原句的意思是“种什么,得什么”。译文中加入了“瓜”和“豆”,成中国读者熟悉的谚语。因此对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做出了恰当的解释。

注释法

注释法是文化传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揭示文化信息、特别是深层文化信息必不可少的方法。

例如:В Тулу 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ехать.

参考译文: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

这句在译文的后半部分创造性地加上了“多此一举”,来说明前半句的含义,但读者还是会产生疑问:“图拉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带着茶炊是多余的?”这里就需要加上注解,“图拉”是旧俄最古老的冶金工业和金属制造业的中心,过去以制造家庭日用品著名。经过注解这样才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因此,此句谚语既用了文内增益法又用了文外注释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