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论文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日本有着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高等专门学校这一典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对比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备受关注,2016年3月8日上午教育部长袁贵仁来到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指出一流大学应包括民办大学,职业高校等。由此可见国家现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日本是全世界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高等专门学校作为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极具特色和借鉴性。
一、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教育情况
(一)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发展概况
高等专门学校作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员为目标。《学校教育法》于1961年部分修正,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产生,至今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高等专门学校承担着培养国家所需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办学主体倾向与国家。20世纪70年代日本设置了长冈科学技术大学以吸引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专门职业研究生院,重点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二)日本高等专门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高等专门学校强调技术性人才培养,招收初中毕业生,相当于高中加短期大学的五年一贯制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不划分先后,而是穿插进行,注重实际操作和实习。高专毕业生可插入大学工学系或其他技术科学大学继续学习。
课程设置的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和教学内容弹性化,实施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课程设置需要及时更新。
2、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大体为1:1。
3、重视文化教育和人格培养,一般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总学分分别为110:10。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
4、注重课程的职业功能性,普遍开设有工读交替的课程,广泛实施通专多能(多接口)人才的培养。
5、重视计算机和外语教育。
(三)产学研一体化及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服务方式主要集中在独立研究,与企业联合开发,承担委托研究与开发项目等领域。在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均设有专门负责产学合作的组织机构—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地区共同研究开发中心或产学合作的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大部分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职能大约有三:进行技术开发,公开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向社会提供再培训等。
(四)师资情况: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几乎95%以上的工科教师具有工学博士学位和教授或副教授职称。任职资格:日本职业学校老师一般在工科院校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再到示范院校教育系、教育学院或职业教育培训单位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及生产实习、教育实习,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任教资格。建立多样的在职培训制度,每年文部省都要为各教科教育指导教师及指导主事举办“产业教育指导者养成讲座”。多渠道引进师资,日本积极吸收社会优秀技术人员充实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设立特别资格证书和兼职教员制度。一般采取临时定期聘用的方式。另外高等专门学校教师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高,是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之一。
(五)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从社会,企业对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看,一直高于大学和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无论在制造业还是服务行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内容密切结合,二者表现出较高的相关系数。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情况及问题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真正意义上的起步较晚: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2006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国大陆的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二)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吸引力不强,质量、结构、特色、成效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1、高等职业院校地位相对于本科院校低,社会认可率不高。生源质量差,高专录取是在本科录取以后,大部分学生是因为进入本科成绩不够的前提下无奈了选择高职类院校,主动选择性差。
2、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3、学生继续学习通道狭窄。我国没有学位证,想进入本科学校必须通过专升本考试或者本科学历自学考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读高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4、校企业合作、产学结合、定岗实习落实程度低,企业和学生参与热情不是很高,中间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
5、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很多专业与实际工作中的契合度差。还有很多企业在招生毕业生时明确要求招收本科以上学历、这无形的制约了高专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三、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首先要改变意识,树立“工匠意识”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要转变社会观念、提升职教战略地位。树立大职教观,加强职教层次衔接。
2、改革办学体制,削弱行政干预、密切与当地经济相结合、提高职业院校的自主权。同时要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社会力量及个人兴办教育的积极性,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渠道。
3、拓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继续升学的通道、搭建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立交桥,遴选部分办学条件优越者升格为技术本科,允许部分工科研究生院校接受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继续深造。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师资。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积极吸收社会优秀技术人员充实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设立特别资格证书和兼职教师制度。采取临时定期聘用的方式。提高在岗专任教师的素质水平、成立相关的协会定期对教师进行校内和校外的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水平。
5、进一步把“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联合,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做到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人才规格的定位既要考虑产业需求、又要从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出发。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根据目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调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