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故事表演中声音表情的训练与指导

文章 2019-07-19 18:57:48 1个回答   ()人看过

故事表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语言活动形式。它是以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种表演活动。幼儿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对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情绪情感体验的面部表情及身段表情掌握较好,但对故事表演中最关键的声音表情却很难掌握。究其原因,一是声音表情不像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对幼儿来说不够具体形象,较难理解。二是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三是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与掌握有较大困难。那么,如何提高幼儿故事表演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幼儿用声音塑造角色的能力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究和尝试。

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故事表演也是一样,无论是语言教学活动时,还是餐前、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我都坚持有表情、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述。我用自己地声音给孩子们塑造了纯洁美丽的白雪公主,骄傲自满的小公ji,淳朴善良的长发妹,威武雄壮的狮子大王等生动的形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爱听我讲故事,也在我的带动和感染下,爱上了自己讲故事,表演故事。他们耳濡目染,知道故事应该用心去讲述,用声音去表演。他们希望自己能讲得象老师一样动听,表演得象老师一样精彩。有了这样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学习声音表情的各种运用,自然不会觉得枯燥、难懂了。 从小班到大班,我不仅坚持自己给孩子们讲述、表演故事,而且时刻注意到孩子们之间的影响。我经常请一些故事讲得好得小朋友给大家表演,如请董嘉雯小朋友为大家表演故事《小老鼠支支和可可》后问大家:她哪儿表演得最好?小朋友们有的说:她表演妈妈的时候好像真的生气了一样;也有的说:她表演支支和可可没饭吃的时候,好像真的要哭了。孩子们不懂得高深的理论,但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敏锐地感受到了故事表演关键的成功所在。在不断地欣赏、比较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得到了熏陶,萌发了难能可贵的表演意识。

二、学习基本的声音表演技巧

声音也是有表情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希望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他们理解,我采取了以下的步骤:

1、知道声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声音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初步了解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如说同一句话:“下雨了”用较高的音高、较快的语速及向上的语调说出来,能表达一种快乐、欣喜的情绪;用较低的音高、较慢的语速及向下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是一种沮丧、失望的情绪。 我通过此类具体、形象的例子,逐步引导幼儿对声音表情及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2、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训练声音表情表演技巧。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我开始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指导,给孩子设置一些情景,让他们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述一句话。比如:大灰狼看见了小白兔,大灰狼说:“我要吃掉你!”小白兔说:“救命啊!救命啊!”等等。接着让孩子分辨,学习运用不同的音色请他们

自己比较分析情景中的人物形象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来表现。比如:大灰狼和小白兔,大灰狼应该用粗重的声音还是尖细的声音?小白兔该用什么声音表现,引导幼儿自己分析、判断,培养他们使用不同音色表现人物形象的能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结合作品进行训练。 故事表演离不开文学作品,要想表演好故事,必须引导幼儿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的形象特征、角色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等。比如表演故事《咕咚》,引导幼儿用尖、细、快的声音和心慌的语调表现小白兔。我就问小朋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表现小白兔?用粗、慢的声音行不行?小白兔心里在想什么?等问题。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声音去表现狐狸和猴子,则引导他们思考:狐狸的性格怎么样?谁更焦急?通过分析、比较,幼儿表演时用较慢、带波折的声音表现狐狸,用较直、较快的声音表现猴子。要求幼儿表现大狮子,则提问: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在故事里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狮子?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它?引导幼儿用较粗、较慢、有力的声音表现出大狮子威武的形象 通过不断的欣赏、分析、练习,孩子们表演故事时,声音表情越来越丰富,运用越来越准确,表演故事的能力,尤其是用声音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