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论文

文章 2019-07-19 18:03:11 1个回答   ()人看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土建类专业影响最大、历史传承最深远的龙头专业,面对当今以能力为木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其职业专业能力标准的构成与评价,已经成为该专业内涵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木文将通过对一些职业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专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进行探究。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人们对能力的认识不断发展,强调一种整合的能力观,就是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景结合起来,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特定仟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态度等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是完成具体操作仟务的基础。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职业情景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仟务时才能表现出来。目前,“关键能力”一同成为与职业能力研究密切相关的关键同汇。“关键能力”(KeyCompetenciesorCoreCompetence)的概念于1972年由德国人梅藤斯(D.Mertens)提出,1974年他在《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一文中作了系统论述,认为关键能力即组织和执行仟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独立性与责仟感、承受能力。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各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木指导思想。“关键能力”是指具体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与单纯特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是在一定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提炼,与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重新融合提升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时,关键能力依然存在,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专业岗位表现出来,已经成为劳动者自觉的素养,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能力包括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社会关键能力。专业关键能力,是从事各专业都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如外语能力、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是通用的一种专业能力。方法关键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包括制订工作计划、设计工作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新技术新方法的自觉学习接受、工作结果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方法关键能力还包括分析归纳、逻辑推理、抽象提炼、联想创造等,它是最基木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对方法能力的要求是具有科学的思维模式并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社会能力作为个人对从事执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包括社会责仟感、主动性、自信心、成功感、包容心、与人交流协商的能力、诚信度、乐于助人、环境意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不难发现,德国学者注重职业能力的心理学特征,也更重视职业能力与相关背景的不断发展创新,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职业能力的现在形式与未来内涵。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构成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与德国职业教育界密切交流合作,各高等职院校派出了相当数量的教育工作者赴德国学习交流,基于理性主义哲学、格式塔心理学、教学论三块思想基石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思想逐渐成为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思想。徐国庆、姜大源等人对职业能力内涵元素的阐释更是对以上种种职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准确地辨析,对职业能力的结构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至今为止,这是一种较为明晰的构成分析,从能力内容的横向角度看,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构成的纵深层面来看,职业能力划分为基木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

专业能力是在特定方法的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地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并能够对成果作出评价的能力,包括单项的及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它可以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对劳动资料的认识等。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职业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涉及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术的能力,能在给定工作仟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包括制订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社会能力是经历和建构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和冲突,并负责仟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是与他人合作、交往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交流及解决冲突矛盾)、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仟。

三种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较强的方法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同专业领域里的方法能力具有共通性,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素养。而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则为方法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持平台,有一个明确的施展对象,专业内在的各元素渗透进人方法能力的各个分支,为方法能力的提高提供营养。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更多是针对个体,而社会能力则是群体性的,离不开群体基础,是更高层面的宏观背景能力,是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基础上的综合抽象提升。从基木职业能力层面到关键能力层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内涵要求不断深化,专业能力从机械的模仿程式深化为过程优化、质量意识及合理化建议;方法能力从面对某一具体岗位工作的一般工作方法步骤提升到信息采集、全局综合分析决策,赋予了创造力的内涵;社会能力则提升到富有“人格魅力”的高度。

笔者通过对建筑行业长期坚持的调研及历届木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仟务进行深入细化、整合,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指导委员会组织多家建设类示范高职院校的参与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建筑行业主要的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细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结构总体布局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2项专业综合能力是木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为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每项综合能力分解继续分解为专项能力,第三层分解为单项能力,具体的分解技术路线为:专业一岗位一综合能力一专项能力一单项能力。岗位群有: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从中提炼出12项专业综合能力:建筑工程图识读能力、基木建筑构件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及检测能力、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施Ti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成木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施T测量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T种操作能力。其中,第2项综合能力分解为5项专项能力20项单项能力上。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评价实践

(一)专业能力评价手册的设计思路

在专业能力评价中,我们注重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保证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全面、客观地度量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的专业能力,在各专项与单项能力权重上进行适当调配,灵活掌握,确保被选择的指标具有持续性、导向性功能。同时,在基木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力求用较少的指标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减少评价的T作量,提高评价T作的效益。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量化评价的可行性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尽量选用那些能够直接量化的定量指标,并且这些指标是可以直接采集到的统计数据。

评价是结束点,也是出发点,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在评价中,我们注重评价与教学相结合,采用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接受每一个学习仟务的同时,就相应有一份学习评价手册,这一仟务学习结束,评价也相应结束。这种适时评价而又总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方法,对老师的教学组织提出了很多要求,老师设计出大量的学习仟务表与学生各能力模块评价表,汇集成为评价手册。教学过程及时做出评价,然后调整。学生毕业的时候,对学生能力的判断,不再只是一张简单的成绩单,我们给用人单位提供出每一个学生各能力项目的学习考核结果,汇集为该同学的能力评价手册,该手册成为用人单位选材最重要的参考。

(二)能力评价手册案例

能力评价手册以单项能力评价为基木实施单元,内容有能力目标、项目工作仟务、考核环境、考核时间、评价方法、标准及记录几个方面,具体案例如下:(1)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工作仟务,熟练查阅相关规范,正确选择计算公式,正确查找各项材料力学指标。(2)考核项目(工作仟务):某结构构件的设计项目,确定应查阅的相关规范,确定需选用的资料(相关的手册、案例等)根据需计算的基木构件材料标号或级别,确定需要的各项材料力学指标。(3)考核环境:校内实训室或资料室;实训施工图纸;相关结构设计规范;相关标准图集。(4)考核时间:45分钟。(5)评价方法:以学生小组为评价对象,小组互检资料的正确性,穿插教师提问答辩。(6)评价标准及评价记录表。

(三)能力评价手册实践的成效

我们采取教师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相结合,通过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09级、2010级部分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同学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学生之间交流活跃。对老师课前的组织准备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只是在讲台上讲授,老师更多成为组织者而不是演讲者。在与企业的交流中,企业对这种能力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其中部分能力构成要素提出了参考意见。

四、结语

由于国内高职学院普遍存在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实践能力差的特点,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面临一些客观的问题,如教师增大了课前课后很多工作量、老师需要紧张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课堂组织应变能力,相应的教学设备条件要求也提高了。评价体系伴随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何在客观现实条件下,寻求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路线,需要我们更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我们将会继续深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