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的剧本
我想向学生介绍一下角色课堂,看能不能在我们的班上来进行角色课堂的教学。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我以《安恩与奶牛》这篇小说为例,来告诉学生什么是角色课堂。
我是安恩
很久没有到瓦尔普峡集市来了,今天来到这里,恍若隔世。
牲口交易场上真是热闹呀!到处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
面对陌生的一切,我有些手足无措,便牵着我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处相对清静的地方。
为了掩饰心中的忐忑,我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毛袜。我一边飞针走线,一边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我的奶牛依偎在我的身边,头蹭着我的肘部。这头奶牛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是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
我爱怜地看了一眼偎依在我身边的奶牛,它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奶牛呀,你怎么啦?看到了交易市场的同类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呀,怎么还是一副厌烦的神情?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在仔细端详着我的奶牛,并用手指抚摸着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然后才把眼光转到我这边来,好挑剔的眼光呀!我实在看不起这种锱铢必较的人了,仍然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没好气地回答:“它不是卖的。”
但转念一想:谁叫我的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了,在这样的交易市场,别人来问问价钱也是正常的。我为刚才不友好的行为感到了一丝愧疚,为了表示谦恭,我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我的奶牛。
这个人走了,我的奶牛没有人打扰了,它可以和同类打打招呼相互交流交流了。可我的奶牛还是刚才那副神情,难道它不懂我带它来这儿的目的?
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喂,这头母牛多少钱?”
他粗俗的行为,让我对奶牛心疼不已。我愤怒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生气地转过脸往远处张望,冷冷地说:
“它不卖的!”
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我不想与他们纠缠,坚决地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我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可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周围很多人在对我指指点点了。
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但却诱惑不了我,我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
“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紧追不舍。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他的话让我窘迫不安,像做贼似的羞愧。
看着我的窘态,这个男人似乎增加了斗志,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我大声申辩着,因为,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我的了。
“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我气愤地说不出话。我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不再理这些不懂人情的家伙!但转念一想,他们其所以产生误会,是因为我没有说清楚自己来此的目的造成的。于是,我努力平息一下自己的情绪,吐露了真情: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
我的话显然让他感到意外,他怔怔地看着我,半天没有做声。
回家的路上,我牵着我的奶牛和它并头而走,心情却很郁闷。我喃喃地对奶牛说:真是对不起呀,老伙计。这么多年你一直只能以我老太婆为伴,我懂你的孤单和痛苦,今天好心带着你来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没想到,产生这么多的误会,碰到这么多的尴尬,让你受尽委屈,真的对不起呀!奶牛伸过头来用嘴摩沙着我的手,我知道,它是懂我的呀。看来,以后的日子,还只能是我与奶牛继续相依为命了。
我是奶牛
一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在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我的到来,马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也难怪,谁叫我那么出色呢?我是一头出身高贵的纯粹良种奶牛。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我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
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我身边的人——安恩。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最与众不同的是,在这样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上,她却用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织着毛袜,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老实说,我对这个交易市场没有一点兴趣,看到那些被主人牵着、赶着的同类,还在兴奋地嘶鸣,或者高兴的踢打着蹄子,我就替它们难受——它们不知道已经被待价而沽,甚至成为人们的盘中之餐,还在那儿盲目乐观。
但是,看到安恩开心,我为什么要计较来到嘶鸣地方呢?安恩虽然在不停地织着毛袜,但是,却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今天来到这儿,她很开心呀。
很多人拿问询的眼光打量着我们,似乎在问我们从哪儿来。人们呀,不要那么好奇好不好?不要问我从哪儿来,我们站在这儿并没有妨碍你们呀!
二 无言的伤害
不久,一个人来到我面前,仔仔细细端详着我,还用手指不停地摸着我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我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我知道,安恩看不起这种人,她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懒懒地回答:“它不是卖的。”
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我。
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向我走来,用他的藤杖敲了敲我的角,又用肥硕的手粗暴地摸着我身上光滑的皮毛。
“喂,这头母牛多少钱?”
我知道,屠夫对我粗俗的打和摸,让安恩心疼。她爱怜地瞅了瞅我,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将脸转往远处,冷冷地说:
“它不卖的!”
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
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
对她怪异的举动,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说长道短起来。
这时,第一个向安恩打听我价钱的商人又走来了。这次他来得更直接,一上来就开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
“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还是不死心。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这个我可以作证,在我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
“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他怎么可以这么冤枉我的主人呢!安恩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些慌乱。她收起毛线针,解下拴我的绳索。我知道她受了天大的冤屈,准备回家去。但是,我更知道,她认为人们来买我,是把我跟交易市场的其他牲口一同看待,这是对我的侮辱,这才是她最不能忍受的。
也许是心理平静了一些,安恩终于向那人吐露了真情: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三 你的心,我最懂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能够明显地感到安恩的伤心和自责。我知道,她是以为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她是以为我受了很大的委屈。我无法安慰她,只能用我的嘴噌她的手,用我的脸噌她的脸,我想让她高兴一些释怀一些。
其实,我最了解你了安恩。你总是为我着想,怕我孤单。我有你的悉心照顾,我有你的疼爱与友谊,我不孤独。真正孤独的是你呀,安恩!从我还是小牛犊来到你身旁的时候起,你就是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你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在市场的时候,你虽然在飞快地织着毛袜,但是,我看得出来,你在支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你远离人群太久太远了呀,你也渴望热闹,渴望人们关注的目光,渴望同类的友谊呀!
可是,遗憾,这些我做不到,虽然我懂你,我愿意时时刻刻陪伴你,但是,我终究只是一条不会说话的奶牛呀!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命运把我们栓在了一起,以后的日子,孤孤单单的我俩,还是继续相依为命吧!
我是商人甲
刚进交易市场,我就看到了一头很不错的奶牛。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它是一头好母牛,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我一边抚摸着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一边问。
“它不是卖的。”回答的声音极不友好。
这时,我才开始打量身边这位老太太。我真有些怀疑,她是哪儿来的古董?不但人老得脸上“沟壑纵横”,连衣服式样也老得掉牙。更可笑的是,在这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她还飞快地织着毛袜,一副旁若无人,安闲自得的摸样。
他的回答让我有些惶惑,我不知道她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我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她还是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自知没趣,我不得不走了,但我确实喜欢这头奶牛,临走还不忘依恋不舍地望了几眼。
在市场转了一圈,看了一些的牲口,但是,眼前始终浮现的,始终是老太婆的那头奶牛。我又转到老太婆那儿,谢天谢地,奶牛总算还在那儿,还没有被别人买走。
为了得到这头奶牛,我痛下决心,开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我知道,老太婆说不卖,那是为了抬价。
没想到,这次老太婆的态度更坚决,她用一个字来回答:“不!”
一个字的回答是最具威慑力的,不容置疑,无可推翻。
“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我怎么舍得随便放弃呢?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她显得急于想辩解,但终究没有再说下去。
我只好激她:“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她显得很气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神色慌乱,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从架势看,她可能预备回家去了。
这让我更加好奇,真是一位奇怪的老太太,她到底怎么了?也许她也觉得自己的失态,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然后睁大眼睛,启动了双唇。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 “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我怔怔地看着她们缓缓远去的背影,无法挪到脚步。多么细心而又富有爱心的老太太呀,对牲畜都这么体贴入微,我被她深深地感动了。
我是“巧设悬念”
大家知道,最近几年推理小说为什么又风靡起来了吗?告诉你吧,那完全是我的功劳!推理小说都是依靠我——“巧设悬念”来吸引读者的,这些悬念,紧紧地吊读者的胃口,让人欲罢不能呀。
在《安恩和奶牛》中,我也是“尽显风流”。
在这篇文章中,我是怎样设置悬念的呢?我采用的方法是,先不交待安恩带奶牛到交易市场的目的,这样,就能让读者不断地去猜想。当读者的猜想被行文推翻的时候,读者又作出新的猜想,同时也更急于想知道故事的结果。这样,“悬念”就牵着读者不断往前读。
安恩带着奶牛到了牲畜交易市场,按常理,肯定是卖掉奶牛,人们都会这样认为。
当第一个商人来打听奶牛的价钱的时候,安恩只回答:“它不是卖的。”这时候,人们就想,安恩肯定是在故意卖关子,在吊商人的胃口。当N个人来问价钱的时候,安恩还是这句话,人们自然会想到“石头卖出钻石价”的故事,安恩也要把她的奶牛卖出钻石的价钱来。人们不得不佩服安恩,别看她一个老古董样子,原来还蛮懂得经商之道呀。
当折回来的商人,开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的时候,读者肯定会想,这回安恩应该会考虑出手了,当然,不排除她再加点码,卖个更好的价钱。可让人意外的是,安恩还是不卖。这时候,人们对安恩的好奇已经达到了高潮。
可是,更加出乎意料的是,安恩还是不肯说出不卖的原因,任由商人怎样激她,她都缄口不言。看到这里,我想,你肯定会急得抓耳挠腮,责备安恩太不直率吧。这就是我的作用。知道吗?文似看山不喜平呀,只有这么“折磨”读者,读者才会觉得文章有意思呀!这种“折磨”就是“悬念”。
当然,“折磨”还必须要用度。你不能把人“折磨”死了还不说出答案,那样谁还听你的答案呢?你必须在读者的忍耐达到最大限度时,不失时期地把答案说出来。早了,读者没有热切的盼望,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迟了,读者的热情已过,你的答案吸不起读者的兴趣了;只有在读者忍耐达到极致时送来的才是雪中炭、渴中泉呀!这不,在读者埋怨安恩的时候,在读者恨不得拽着安恩不让她走的时候,答案出来了:原来,她只是带奶牛到交易市场见见同类散散心。这个答案,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呀!本来应该平静的心情,更是思绪万千了。
这时候,你们可能也看到了我的另一个特点——答案出人意料。按一般的心理,安恩不卖奶牛,要么就是价钱没有达到她的预期值,要么就是突然觉得和奶牛感情太深而分不开。可是,这篇文章的答案却让人根本想不到。
其实,这样的答案,与安恩的人生有很大的关系,只有自己孤独的人,才能够理解奶牛的孤独。虽然这篇文章中没有说安恩怎样孤独的,但是,我们从文章开头对安恩穿着的描述上就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早已远离人群的人。如果不是早已远离人群,怎么会“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也说明她与现代文明相隔得太久了。她为什么会远离人群,答案只有一个:她是一个孤寡老人,而且已经寡居很多年了。只有自己深陷孤独的人,才能理解别人的孤独,才会有她带着奶牛到交易市场来散心的荒唐举动,才会有这篇文章不同凡响的结尾。这就是我“巧设悬念”的功劳呀!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怎么样?和我交朋友吧,我会让你的文章大为出色。
我是小小赏析家
读着《安恩与奶牛》,我被安恩对商人与屠夫问价钱时的回答所吸引。虽然这四次所回答的语言差不多,但是,其内涵却大不相同。
当第一个商人来向她打听奶牛的价钱的时候,安恩是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说:“它不是卖的。”
这时候的安恩虽然对锱铢必较的商人挑剔的眼光看不惯,但是,安恩的心情应该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平静的,她的态度也还是比较好的,甚至是友好的,不然就不会有她说完这句话后,那种谦恭的表示了。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可以相对平静一些。
屠夫的行为,在安恩看来,是非常粗俗的,他用“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要知道,这双手可是血迹斑斑呀!这一敲一摸,让安恩心疼不已,她“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爱怜”二字,可以看出安恩心疼的程度,也许,她自己被那根藤杖敲打也不会这么计较吧。由于心疼,安恩对伤害她奶牛的屠夫绝对不会有好脸色,我们看她,“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这就是对屠夫的蔑视,连多看一眼都不愿意。她回答的口气中也饱含愤怒: “它不卖的!”
当然,屠夫终归是一个粗俗的屠夫,受到老太婆的蔑视,他没有什么好尴尬的,马上扬长而去。而第一位商人就不同,他受到安恩的拒绝以后,觉得不好意思,“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
紧跟屠夫而来的商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也许好话说了一箩筐。可是安恩并不跟他多费口舌,只是态度坚决地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语言虽然非常的平淡,语气也不高,但却透着不可抗拒的威力。所以,商人尽管死乞白赖,也只好知难而退。
安恩还用这样的方法,击退了很多来问价钱的人。
但是,不管安恩这颗钉子有多硬,总还是有不死心的。这不,刚才被拒绝的其中一位商人又转过来了。他以为安恩是有意抬价,他也实在看中这条奶牛了,于是想用高价来征服。没想到,他还是失算了,安恩用更加坚定的语气回答说:“不!”
一个字的回答最用力,最不可抗拒。
我们可以想象,安恩在回答这个字的时候,是怎样气愤。因为,在安恩看来,奶牛的价值,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她心里,奶牛早已就是朝夕相处的密友。出卖朋友,难道不是对她最大的侮辱?把朋友待价而沽,难道不是对朋友最大的侮辱?安恩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得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个字来——不!这个字,力拔千钧,寒气逼人!
我们看,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而且差不多是相同的几句话,却有这么丰富的藴含,让人越品越有趣,越品越爱品,越读越能体会安恩对奶牛的体贴和关怀,越读越能体会安恩对生命的尊重,给人们心灵极大的震动。
我是课文讲解员
这篇微型小说记叙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因为奶牛很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想让它和同类相聚,散散心。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设置悬念:安恩牵着奶牛到牲畜交易市场来干什么?人们一般会认为是卖奶牛。那么多人打听奶牛的价钱的时候,安恩为什么一再强调“不卖”?人们肯定会认为,安恩是想抬价,因为“石头卖出钻石价”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安恩肯定也是想如法炮制,让奶牛卖个好价钱。直到最后,安恩道出了实情,我们才有一份意外的惊喜,原来安恩只是为了让奶牛看看同类散散心呀。直到此时,安恩关心体贴同伴的形象才跃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出乎意料之外的结果,让安恩的形象更清晰更高大。
我是约翰尼斯·延森
我是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我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的西玛兰。从小学起,我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西玛兰教育了我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我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17岁时,我到格陵兰上高中,三年后,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学,结识勃兰兑斯等一些丹麦的著名学者和作家。1895年,我在一份周刊上发表连载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这是我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紧接着,我又写了一系列侦探小说。第二年,长篇小说《丹麦人》出版,是我根据学生时代的经历写成。从此,我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从1897年起,我陆续创作了30多篇描写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后来结集出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我赢得了世界声誉,《安恩与奶牛》就选自这部作品。1944年,由于我“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