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松树的故事
我老家有一熟识的苗族朋友,我在他家吃过饭,映象中当时吃的是玉米饭,野猪肉,还有山鸡和青菜。
差不多是这样,菜我比较喜欢,玉米饭尽管时下很多人热捧,但我不喜欢食之确是由来已久了。
小时候家里穷,大米不怎么够吃,于是就吃杂粮,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等,反正打小就把印象搞坏了,我就不喜食用玉米了。苗家儿女一般都比较热情,而且还真诚,你若诚心待他,他必百倍奉还;当然,你若真心害他,他也比早晚还你。
这个朋友家的午后是一片山林,为了避免山火蔓延,从而烧毁房屋,在屋后面留足了100来米宽的空白隔离带,隔离带之外是菜地,菜地之外是山林,每当山风袭来,树叶哗哗作响,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交响乐。
尤其是在夏季,午后那一泓清凉甘甜的山泉水边一坐,山风袭来,山里凉丝丝的清爽空气,让人不禁醉了。泡一杯清茶,放在躺椅旁的矮桌上,间或呷上一口,甚是惬意。
在菜地和山林间,我记得突兀的有三颗松树,大的两棵看起来有几十年树龄的光景了,小的也不算小了。
我就问朋友:“那几颗松树是自己长的吗?”
朋友告诉我:“最大的那棵是他爷爷种的,最小的那棵是他种的,还有一颗是他父亲种的。”
我说:“这是你们苗家的传统?”
他说:“我们家的传统,不知道其他家是不是这样。”
我说:“从你爷爷辈开始的吗?”
他说:“不是的,很多辈以前就开始了,我们家以前不在这儿,在别的地方的,在那个地方,有我们族中很多先辈种的树,现在也还在。”
我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纳。很有继承的意味的。”
他说:“反正,我七岁那年,我老爸就叫我种树,我也不懂,就只是按照他的要求做了。”
前几天,打电话回老家,老妈说,“家里的公路又开挖了,现在要挖一条新的公路作为通往山里的主路,而且听村里的人说还会给路铺上水泥或者沥青。”
我听了是没有啥太多的感受的,只是随口问问:“新公路挖在哪儿的?”
母亲说:“从咱们家大门外经过。”
我听得出母亲的兴奋,她60多岁的人还能让她兴奋的事情就我所知不是太多。我就说:“好,路搞好了,咱们家也在村里再修一栋新房子,给你们住,也给我自己留个根儿。”
她说:“你舅舅他们以后出街也就能从我们家门前经过了。”
我心里想,原来是为这个高兴啊。嘴巴上说:“嗯,我自己回来也能把车开到家里了。”
说起来关于老家的公路,早在40多年前,原计划的就是准备要从我家附件修建一条去县城的公路的。当时是典型的小农思想,谁知道路那么重要,大家都知道地比路重要,所以全村人鼓动当时我们村最大的一个官儿,一位苗族的老爷爷,姓马,叫马白平;是当时我们县的人大代表。全村人鼓动他想办法去说服开路的不要把路开到我们村,去祸害别的村的土地去。
然后在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配合下,路终于成功的没有修道我们村来,而是修到了河对面去了。当时,大家都在心里和嘴巴里不断的感激这这位伟大的人大代表同志。
时隔20年,当改革开放取得成效,村里的很多人意识到原来公路这么重要,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的便捷甚至可以靠路吃路的时候,大家有些后悔当年的决定了。甚至有一些后生仔会去非议当年的大功臣。可是木也成舟,为之奈何?
于是大家开始了星星和月亮的期盼,期盼着那一天天降大路与本村也。
在一代人年的期盼中,终于在2008年本村的村村通公路开挖了,2009年的时候初见模型。当时在村里的人,心情那个开心呀,听到汽车喇叭的声音就跑出来看看,是谁家来车了,是啥车。听到摩托车声音也要出来看看,是谁经过家门外。稀奇啊?不稀奇,是心中那种期盼得到实现时候的各种情绪表达而已。
我不知道多年,村里还有没有人,就像我那苗家的朋友家一样是不是大家也会搬迁走了,如果村里还有人,大家会不会也对我们今天建的路而感到不开心呢,就像我们为我们的前辈没有能够争取把路建到我们村来而非议一样。或许,真有可能这样的。
嗯,貌似想多了,活在当下,傻傻的幸福,懵懵的快乐,多好!
就像那朋友说的,“反正,我七岁那年,我老爸就叫我种树,我也不懂,就只是按照他的要求做了。”
或许,我们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多为什么。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