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寻梦散文
一
人,太忙太累了,总希望能有一个休闲的机会,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杂务缠身的我,终于有了这样机会,和一伙文友来到离县城不远的“世外桃源”。工作二十六年了,我还是第一次比较深入地休会这片“世外桃源”如诗似画的宁静与秀丽。虽然曾经多次路过,但都是乘着车,横跨而过。对于峰峦叠翠、溪流百折、峡谷幽长的风光,不曾淋漓尽致地饱赏。当然,对于在山区河畔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我,对于河谷风光,因为曾经的习以为常,便有“不过如此”的心理。然而,时过境迁,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繁杂、生活的琐碎,不知不觉中让人留恋起曾经认为“不过如此”的风光来。
将一路上拍摄的照片转上微机里,放到博客上,一张、一张地打开,一张、一张地品味,这才发现一路的河谷风光,闪灼着不知多少感叹!
二
九股龙洞电站高筑的河坝,飞流的浪花,坝上坝下,柔润如玉的碧波。河边草地上,优雅徜徉的成对的白鹭,相距几米、十几米,在各自享受自由的同时,地不时的相看相顾,那份自由的眷恋,令人感慨。碧绿的翠鸟从河面滑过,闪动的羽翅弹起欢快的节奏,若得年轻的女同胞在兴奋的欢叫恨自己来不及打开相机。
就在这河畔,牧牛的老人,任凭那几头黄牛在灌木丛中、青草地上悠闲地寻食或反刍,自己坐在碧波荡荡的河岸,下好饵料,摆弄好渔竿,专注于岁月深处,享受着静谧的闲适之意。盛装的苗族少女,在河畔草地踢毽子的欢笑身影,倒映如画。以水为镜,梳妆打扮苗家女子,顾影自怜,着实诗意。她们跳走在石墩上,亦如墩间银白的浪花那样轻快,而又令人难忘。
出入灌木丛的八哥,随意地舞动着自己的兴致。有的飞到牛背上,寻找着牛身上的牛虻。
麻雀在灌木丛中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它们不知道如何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似的。
三
季节虽己入冬,阳光却掀开云层,送来灿烂,让河岸边上零落的秋意,露出简洁的倒影。红的刺果,绿的松柏、灌木,黄的落叶、茅草,各自默然地展示着自己固有的轮回。只有那选择在岩缝里生存绿如翠玉的老凹蒜,沿河岸岩畔,随处可见。那叶片少则七八寸长,多则半米有余。其宽如指,厚实而坚挺。据当地人介绍,就是冰天雪地,她依然保持着翠绿如玉的本色。虽然她所赖以生存的根处在贫瘠的岩石隙间,但湿润的环境却给予她满怀的自信。同时,贫而坚硬石缝,为她提供了有力的保护,让她能一年四季,不断地展示着顽强的生命风采。为此,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波玉兰草”!
四
有河必有桥。从九股龙洞到索桥,相距七、八公里,就有五六座桥。不论旧桥或是新桥,在天公作美的大好时光和删繁就简的季节里,除了车辆往来不息的波玉新建大桥外,都显得那样的宁静而儒雅。就连那与新桥相连的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古桥,也那样悠然自在地接受着人们的品评。
河岸上,时隐时现之沟渠,不知建者其意何在。常见渠之缺口处,如扇形展开之雪浪,滚滚而下,如平静的天空烟花绽放。河道上,还有凿石槽,等距立石,连接两岸以为桥的独特景观。跨河而过的现代化的铁路桥,巍然的风采在清澈的河水里轻荡。
两岸的村庄、田野、树木,和谐而宁静。传统的砖瓦房、石板房与现代的平房、小洋楼交错共存。沿河的古驿道与新修的硬化公路交叉同在。
河道之中,除了那河床下迭而形成的一处又一处的飞珠溅玉的浪花美景外,清澈见底的水荡里,火山浮石的存在与火山弹的遗痕,默默地向世人讲述着远古的奇迹。
五
在不足十万平方米的波玉河流域,真可谓群山披翠,玉带环绕。古驿道人往来的人马,远古的铃声尚能入梦。百年寨门的古墙讲述着山村的沧桑。张家大院的变迁昭示着历史深沉的回味。古井甘泉坚守着山村的厚道与纯朴。秀水学堂在感叹着曾经的儒道辉煌。河道水荡中,群聚而自由的灰鹅,或相逐、或相戏,或于水中展翅歌舞,或表演其潜水奇技,令观者不禁为之一悦。
傍晚的索桥,宁静而碧绿的河畔,远道而来寻找圣洁的新郎新娘,身着盛装,在桥边,在水旁的青青草地上,摆出各式各样的笑姿,拍着一张又一张的婚照,好不快活。看来,这不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之形。
看来,红尘滚滚之中,宁静优美之所,越来越成为人们寻找和向往的地方,成为倍受人们青睐的所在了。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