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网络经典散文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村里的人都很懒散,有吃有喝就不愿再去干别的,更是不愿动脑子。村里最老的吴老头说:“动脑子比割麦子、收玉米还累人,会死得很快!”
吴老头活到九十多,高寿,所以大家都信了他的话,尽量不动脑。
人们吃了饭就会到村里的大街上闲聊,有的还端了饭碗走到街上,捧着碗往嘴里扒拉着面条。夏天街上的树荫下会比家里凉爽,村里有的是树,有树就有阴凉。但人们还是愿意到歪脖子老槐树底下去乘凉,因为那棵树大,也很古老,什么年代种的没有人知道,据吴老头说这棵老槐树足有几百年了,他小时候曾爬上这棵树,那时这树就是这个样,这样粗。
老槐树要几个人才能拉手抱过来,这样粗,不知吴老头是怎么爬上去的,我虽然有点怀疑,但为了不动脑子,就没有去多想。歪脖子槐树的歪脖处,挂了个大铁铃铛,下面挂着一根手指粗细的麻绳,每天早晨生产队长就来晃动麻绳,那大铃铛就会发出“当”,“当”地声音,全村的社员就会来这里聚齐,听队长安排活计,去地里出工。
玉米高粱都长到半腰高时,地里没有了可干的活,社员们都挂了锄,平时就聚在老槐树下乘凉拉呱。那些卖针头线脑的小货郎,卖糖葫芦的,吹糖人的也都会来这里凑热闹。因为只有这里人最多,老奶奶都拿着蒲扇,马扎,领着小把戏来树荫下。那些小把戏就哭着闹着向奶奶要这要那,被缠的没有办法的老奶奶们,就会从她们斜着布扣的褂子里掏出小手布,里面包裹着几毛的,五分二分的零钱,拿出几分钱买了一串糖葫芦或者糖人,递到小把戏们的手中,那些小把戏们流着鼻涕,欢快地拿着糖葫芦跑去玩了。
这一天,来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老汉,他头上戴了一顶草帽,穿着洗得掉色的土布裤褂,提着一个黑色的“天津”牌提包,这种提包现在见不到了,可原来是非常时尚的东西。他进村就大喊:“卖‘哎呀’了!卖‘哎呀’了!”
这里卖过爹卖过娘,卖过儿卖过女,可就是没有见过卖“哎呀”的。这事新鲜,大家都把老汉围在当中,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到底卖地什么东西?什么叫“哎呀!”
老汉也不着急,摘下草帽当蒲扇扇着风,坐到了树下的石碾上,也不说话。人们更是好奇了,人越聚越多,都问:“你这人好奇怪啊!到底卖的什么嘛?多少钱一个啊?”
老汉掏出旱烟袋,在烟袋荷包里装上烟丝,按实了烟锅,用火机点着,深深吸了口,慢慢吐出烟圈说:“这‘哎呀’五分钱一个,愿意买快来买啊!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五分钱!能买串糖葫芦了,谁知道你到底卖的啥玩意?人们都议论着,却也不走开,就是没有一个掏钱的。
这时吴老头倒背着手走来了,别在腰里的烟袋荷包来回荡悠着。他在村里德高望重,人们都很尊重他,围观的人群立刻给他闪开了一条道,他站在了老汉面前。人们都和他说明了情况,眼巴巴地看着他,希望见多识广的吴老头可以为大家揭开谜团。吴老头蹲在了老汉面前,他挠了挠花白的头发,又屡屡他那稀疏的山羊胡子,做出沉思状。人们都平心静气地看着吴老头,非常静,连树上的一只麻雀飞走了都没有人抬头去看。最后吴老头终于开口说话了,而且说了一句令所有人都非常敬佩的,非常带有哲理的话:“要想知道烤肉的味道,只有亲口尝一尝。”
于是吴老头在棉裤腰里掏出五分钱,交到老汉的手里。伸手去要“哎呀”,但老汉却按住黑提包不动。人们都吵吵起来:“人家给钱了怎么还不把‘哎呀’给他?”
“这东西要买一起买,那样最有意思,难道你们连五分钱都掏不起吗?”老汉拿烟袋在石碾上磕着烟灰说。
“小瞧我们了不是?五分钱谁没有啊?吴老头都买了,我们也买!”人们都争先恐后地递钱。
老汉拉开提包,拿出一包用烟盒纸包着的小纸包,边收钱边递纸包嘴上还神秘地说:“一定要回到家里,关紧了门看,才能见到‘哎呀’,要是早打开了就会失灵了!千万记住了!”
拿到小纸包的吴老头赶紧回家了,到了家关紧了院门,房门,然后拿出小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忽然,一道黑影一闪,不见了。“哎呀!飞了!”
吴老头摸摸后脑勺,自言自语地说:“哎呀!还真是个‘哎呀’来!”
这时村里响起了一片“哎呀”声。人们都来到大街上,那个老汉早已不见了。人们都互相笑骂着:“这死老头,卖得什么‘哎呀’啊?怎么一闪就不见了?”
人们见吴老头倒背着手气哼哼地走来了,人们都问他:“看到‘哎呀’了吗?”
“我们被他骗了!他那纸包里是一只苍蝇,纸包一打开,就飞了!”吴老头生气地说。
人们却都很开心,嘻嘻哈哈地议论着:花五分钱也不多,买个“哎呀”,逗大家开心一下也不错嘛!这个聪明的小老头,哈哈!
时间已经去了很多年,但每次听见有人“哎呀”就想笑。那时的人们都非常单纯可爱,就连那个骗人的老汉都是可爱的,因为他善意的谎言其实就是逗人一笑,博得大家开心。“哎呀!”又来了,哈哈!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