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圈里的有若墓的散文

文章 2019-07-19 10:11:59 1个回答   ()人看过

有若墓,在曲阜南泉村南,离我不远,但始终没有去过。曲阜的古迹太多,大的都没去全,孔子墓拜谒过多次,鞠过躬、磕过头。孔门子弟只去过林放墓,因为在国道104旁,曾停车参观过。离我近的北有宰予墓,南有有若墓,两座在历史上规模都很大,又都被破坏掉了,想去参观的意兴也“阑珊”了。

这学期带着学生做“寻访历史”的活动,专门找寻散落在曲阜角角落落的小古迹。所谓“小”是与孔子名下的“三孔”相比,“三孔”太大,名气大,人太多,门票也高。我们去的“小古迹”除了名气小,其他的一点都不小,比如学校后面那道蜿蜒起伏、杂草乱树丛生的长土堆,竟是大名鼎鼎的“鲁国故城墙”,我们一路走过去从周代走到了汉,捡了汉代的陶片,远观了汉代的“霸王坟”,还读了清代的“浚复洙河”碑。学生的兴致高,原来历史这么近,这么有趣!在孔子和弟子吹风晒太阳的“舞雩台”下,我感慨颇深地给学生上了一课,中心意思便是“道不远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在路上,你一下子就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从学校出发到南泉村,步行仅半小时,提前查了有若墓的相关信息和位置,信心满满的上路。可真到了村里,却“云深不知处”了。道旁有个大爷,忙上前打听,这种事问年轻人一般是不靠谱的。大爷指了指“除了村南往东走,在路南的地里面”。

村南的路我走过多次,按他指的方位,出了村子,正对着的是曲阜看守所,再往东成片的菜地,还又围起来的厂房,我四顾茫然。路旁地里有个年纪更大的大爷在挖野菜,应该知道的更多。

“大爷您好,有若墓在这附近吗?”

“啥?油漆路?”

“有子墓,就是孔子的学生的坟头。”我比划着。

“哦,坟头啊。”

“对,有子墓!”

“那不都是油漆路啊”,大爷指着大路说。

重听,还糊涂,这个大爷是指望不上了,旁边有个圈起来的厂房,我敲了传达室的门进去,传达室的大爷睡眼朦胧。

“大爷您好,有若墓在这附近吗?”

“往东,大棚子边上”。

果然就在这附近,我有些激动,出来传达室朝东望。不远处有钢结构的棚子,铁丝网围起来的空间里有块方的石碑。

就是他了!

我跑过去,隔着铁丝网看到了背面模糊的字:

年代:周

保护范围:周围50米

沿着铁丝网绕到了他的正面,有若墓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小字是“曲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六年立”。

铁丝网围起来一个方形的空间,一匹马在里面圈着,我和陆续到来学生惊起了它,不安的绕着不大的空间转着圈。墓早已被平掉,栽种的四棵杨树都被马啃光了皮,如此别无他物。只有这块文保碑孤零零地与马为伍,提示着这里曾有的辉煌。

闻着马粪味,听着它不安的“嗒嗒”的马蹄声,我开始了讲解:

这里曾经是孔子弟子有若的墓。

有若就是那个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人。

有人说有若比孔子小三十多岁,有的说小四十多岁。

有若是孔门弟子的七十二分之一,孔庙大成殿里有“四配”“十二哲”的塑像,有若列于“十二哲”中,与老师一道受享着后世的千载香火。

孔子去世后,弟子很想念他,有若和老师长得很像,弟子群起推举他为师,并以示礼事之。

《论语》里除了孔子,被称为“子”的人不多,有若算一个。

有若的墓存在了两千多年,后被平掉。

今天他和马圈在了一起!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