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书五经到自画青春初三作文
在新世纪到来的今天,我们不妨想象一幅幅画面——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学子倚着“寒窗”,和着清风细雨、鸟语蝉鸣,十几年如一日地研读“四书五经”、“子日诗云”。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后,他的子孙后代坐在煤抽灯下,读着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乐此不疲。泛黄的书页上跳跃着生动的圈圈点点。又过了百余年,后现代的年轻人靠在躺椅中,趴在床头上,坐在课桌边,读《论语》、《水浒》,看《简·爱》、《红与黑》,赏舟迅、朱自清,品金庸、张爱玲……那么,下一个世纪的人们,又会欣赏什么样的佳文妙作呢?
自古爱书人传下了不少读书佳话。有匡衡“凿壁借光”,为阅书而“为人佣气有王充不守章句、遍读百书而终有所成;有宋镰借藏书不畏冰寒而“手自笔录”……“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我看来,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比文字更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音乐、舞蹈毕竞抽象,所谓曲高和寡,只有反复体会,才能悟得个中韵味;高科技带来了生动形象的电影电视,但容易禁锢人们的想象空间……而只有书,才能真正地使人感化、投人,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正是电影、电视发明这么久,而爱书读书的风尚仍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窃以为,中国的文字纷繁复杂,列于世界文化之首。中国作家写成的作品,一直是“最有看头”的。
我国古时的诗词作家,最擅驾驭奇妙的文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清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等等,真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更有一则故事,讲的是纪晓岚给扇面题诗,题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却漏了“间”字,他灵机一动,把诗改成了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初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却一样地气势磅礴,妙不可言。
古人的作品妙趣横生,今人的作品更显丰富多彩。鲁迅、茅盾的鸿篇巨制发人深省;冰心、席慕容的小品温馨感人;琼瑶、金庸小说的好故事虽不如以上来得深刻、优雅,但能迎合当代人的趣味,广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嗜书者可以各取所需,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当然,也有不少作者深得古典文学之妙,林清玄、杨绛、余秋雨、阿城……他们的作品浸润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读他们的文章犹如品一壶香茗,细细体味,满口生香,沁人心脾。
不过,这些精妙的文字毕竟都是前人的成就,曹雪芹与他的《红楼梦》渐渐远去了;偶尔回头,能看到,《红岩》,听到《青春之歌》,中华文学有过辉煌的历史,但今后的美丽,还得靠我们这一代去续写。
最近看了一套中学生自己的作品《自画青春》,扉页上有这么一句话:“16岁不妨开始写自己,21世纪人人都能写自己。”我相信这句话。明天,我们将用“自己”的笔,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和“唐诗宋词”一样深深的印记,让后人也能够陶醉其间,并赞叹不已。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