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原文翻译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原文翻译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作品介绍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00卷。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原文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作者:唐·岑参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
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
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注释
①录事:录事参军,州刺史之佐吏。充使:全诗原作“充潼关判官”,据明抄本改。
②方寸:指心。
③澄霁:清澈明朗。
④关西:潼关之西。
⑤珠箔:珠帘。
⑥玉缸:指酒器。
⑦平明:全诗校:“一作使乎。”
⑧书:全诗校云:“一作高,一作吟。”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繁体对照
夫子方寸裏,秋天澄霽江。
關西望第壹,郡內政無雙。
狹室下珠箔,連宵傾玉缸。
平明猶未醉,斜月隱書窗。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