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路灯的散文
很久以来,初中校园里那盏路灯的身影总在心底深处浮现﹐它那微弱而昏黄的灯光,一直让我无法忘怀。
那时的初中学校,听说还是五十年代初由一座庙宇改建而成,经过近四十年的风吹雨打,到我上学时,从老师宿舍脱落的泥墙,到学校围墙上那斑驳的青苔,无一不遗留着时光走过的痕迹。教室是前些年才建的,清一色的红砖青瓦,每个教室左右两边的墙上都开了很多扇窗户,只是从未镶过玻璃。夏天还好﹐有习习的凉风穿窗而过。到了冬天,滋味可不好受,嗖嗖的冷风一个劲直从窗户往教室里灌﹐冷得同学们直缩脖子。每到此时﹐班主任就会安排大家带钉子、竹条和透明的朔料纸来学校钉窗户。这样一来﹐风是挡住了,光线也就被拒之窗外。只要天色稍暗,教室里就灰蒙蒙一片,那些年电力供应不稳定,时常停电,有时上晚自习,就不得不点上蜡烛。
学校上下课,打铃都是敲铃铛的。那个大铃铛就挂在高高的槐树上,铃铛的另一头系着绳子。老师们每天轮流打铃,只要一拉铃绳,洪亮的铃声便了响起来。那青灰色的铃铛虽有些陈旧,好在声音倒也清脆,每当铃绳晃动,那悦耳的铃声便会随风飘扬,附近的几个村子都能听到。
学校的后门处,有盏路灯,那是一盏非常简陋的路灯。灯杆是用木质坚硬的洋槐树做成,在硕长结实的树杆顶上,安着那盏普通的圆形灯泡。两根电线,斜斜的从旁边教室的屋檐下穿过来。灯泡的上面,钉了个长方形木块,有这座木块“房子”,路灯也就不怕日晒雨淋有了栖身之所。这棵洋槐树,本是枝繁叶茂,正值壮年,但自从安上那盏路灯后,慢慢的就不再开枝散叶,看来是铁了心要做路灯坚强有力的后盾了。长长的电线,清瘦硕长的灯杆,使路灯看上去就像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每到傍晚,它总是准时亮起。在那些数不清的晨昏里,当整座校园还在慵懒的蓬松的睡眼中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时,路灯那温暖而又昏黄的光芒,总会穿过春风夏雨,透过秋叶冬霜,撒在校园里。也撒在了孩子们的心上。那盏路灯,早已成了他们心中的启明灯。他们无数次在路灯下看书,散步,和路灯做着心与心的交流。
夏夜黄昏,当晚霞染红西天,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同学在路灯下,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在读课文的、有在背单词的。每到此时,在同学们的拥簇下,路灯就像位博学多才而又敦厚慈祥的师长,散发出睿智的光芒,透露着和蔼的笑容。我也常去路灯下看书,当淡黄的灯光洒在书页上,心中总会涌动莫名的温暖,除了偶尔有的几声虫鸣外,周围一片静谧。当夜色渐浓,校园更加空旷和宁静时,路灯的身影虽然孤单,但在浓浓夜色里,那昏黄的灯光却比平时显得更加明亮。偶尔抬头,只见深蓝的夜空撒满了繁星,但我却觉得,路灯的光亮虽微弱,却也不比天上的星光逊色。
多年来,对路灯的牵挂从未间断过,不经意间,它那朴实的模样,温暖的灯光,总会一遍遍在脑海里浮现。在我心中,它不只是路灯,它那执着而又不畏严寒的品德,那宽阔而又无惧风雨的胸怀,就像一位睿智而又豁达的长者。也像校园里为我们传授知识,教我们做人道理的辛勤园丁。他们也是路灯,是一盏盏心路之灯,在简朴的校园里,细心而又怜爱的呵护着一群群乡村少年,看着他们从懵懂无知到羽翼渐丰,为他们点亮了梦想之灯,也为他们照亮了希望之路。
多年后,对于初中校园,对于路灯,一直不曾淡忘的我,终于又回去了,但一切已物是人非。曾经的初中早已和镇上的另一所中学合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所新建的小学,白墙红瓦的崭新校舍,明亮的玻璃窗在阳光下散发着洁净的光芒。当年路灯站立的地方,是一排排整洁而又错落有致的老师宿舍。那曾挂过铃铛的大槐树下,是两张淡蓝色的乒乓球台。球台旁,几行新栽的小白杨,笔直的树杆,青翠的叶子,在阳光下散发看着逢勃的朝气。看着在校园中快乐的做着课间操的孩子们,我脑海里浮现出那些被塑料纸钉着的窗户,那挂在树上的铃铛和用槐树做杆的路灯。一个正在打乒乓球的孩子告诉我,学校早就改用电铃了,到上下课时,只要轻轻一按,铃声便会响彻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前用的那个大铃铛早已被学校卖给收废品的老大爷了。至于路灯,从没见过。听到这里,些许惆怅漫上心头。想想过往,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近二十年的光阴,悠悠的往事早已随风散去。我知道,那盏记忆中的路灯已被时光带走,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让我想念和牵挂多年的路灯,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岁月的烟尘中。霎那间眼眶有些湿润,记忆中那些静美时光,那些青葱往事就这样轻轻散去了,如一缕烟,似一阵风,了无痕迹,再也无处寻觅了。
徘徊在没有路灯的校园,不禁有些茫然,路灯是没了,但它那昏黄温暖的灯光,清瘦硕长的身影,总会让人觉得在某个瞬间,它还会出现,还会一如当年那样默默的散发光芒,点亮黑夜。恍惚中,路灯和它的灯光好像已穿透二十年的光阴又回到了昔日校园,我又漫步在那昏黄的路灯下,翻阅着最爱的那本书。
多年来对路灯的念念不忘,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也要像路灯一样,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会为自已带来光明,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怀念。
本文标签:
[!--temp.ykpl--]